近日,在清鎮市麥格鄉和紅楓湖鎮,大麥西水廠供水工程、簸籮片區供水工程正抓緊施工。清鎮市水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明年底兩項工程將全面完工,為清鎮市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全覆蓋補上最后兩塊拼圖。
一體化建設面臨挑戰
“三水縈城”“四湖托市”的清鎮市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境內河流湖泊眾多,其中大(二)型飲用水源水庫紅楓湖更是貴陽市數百萬市民的“大水缸”。
盡管有豐富的水資源,但清鎮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建設之路并不輕松。清鎮市屬高原山區,地勢起伏無規律,村民居住地分散,高差最大可達數百米,無論是增加高位水池建設數量,還是在局部區域修建加壓泵房,都會大大增加前期投資。農村供水范圍廣、損耗大、檢修難,工程投資大、收益慢以及受地形地勢影響大等,都成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攔路虎”。
為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2012年,清鎮市委市政府謀劃建設迎燕水廠供水工程,2019年該水廠完工,主要解決清鎮市西北部農村供水問題;2018年完成蓮花山水廠供水工程,主要解決清鎮市中部農村及城郊供水;2020年謀劃并于次年完成席關水廠供水工程建設,主要解決清鎮市西南部農村供水問題。
目前,清鎮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系統已初步形成以蓮花水廠為樞紐,東郊、簸籮(在建)、席關、大麥西(在建)和迎燕等水廠為補充的“東水西供”網狀格局。管網覆蓋7個鄉(鎮)、3個街道141個村、50個居委會,解決724590人飲水安全問題,占該市總人口的約93%。
加快補上最后兩塊拼圖
按照先解決“有無”,再解決“優劣”的原則,清鎮市把解決西北和中南部地區的供水問題擺在優先位置。因此,目前清鎮市尚未納入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居民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麥格鄉和東南部的紅楓湖鎮兩地。
2022年下半年受特大干旱影響,麥格鄉和紅楓湖鎮部分居民生活用水面臨困難。由于缺乏必要的供水工程,他們能看見日日守護的紅楓湖水,卻無法使用。為此,清鎮市下定決心謀劃實施大麥西水廠供水工程和簸籮片區供水工程,徹底解決兩地農村居民飲水困難問題,完成清鎮市城鄉供水一體化最后的兩塊拼圖。
大麥西水廠位于麥格鄉大麥西村大麥西水庫旁,設計日供水能力1萬立方米,主要解決麥格鄉、衛城鎮、站街鎮和濱湖街道共計28個村居供水問題,項目分兩期實施,目前一期管網工程已完成約36%,計劃今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簸籮片區供水工程位于紅楓湖鎮一級水源保護區大沖村挖力組,設計日供水能力1萬立方米,主要解決紅楓湖鎮9個村居的供水問題。項目分三期實施,目前一期管網工程已完成建設,二期管網和泵站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今年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錨定長期多點攻堅
清鎮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之初,就立足于長期攻堅,確定了“整體謀劃,對點施策”的思路。近十年來,清鎮市根據水源分布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紅楓湖水庫、迎燕水庫和席關水庫等骨干水源優勢,先后建成清鎮市“一網三線”和“一網五線”城鄉供水一體化網絡。
謀劃初期,清鎮市全面梳理研究了全市地形地貌和水源點,充分考慮短期投資與長期效益相對平衡等因素,重點以地形地勢為管網建設延伸設計依據,從海拔相對較高的東北部新建水源向中部部分高海拔地區供水,提高了長期供水質效;實施蓮花山水廠與迎燕水廠管網連通,進一步提高了蓮花山水廠產能,也為西北部農村飲水提供更好的保障。
對于絕大多數西部山區縣、市而言,建設資金是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的一大障礙。近年來,清鎮市采取“向上爭、對外引、內部投”等方式,爭取國家煙草行業煙水援建資金1.25億元建設迎燕水廠供水工程;利用市、縣兩級投資4000余萬元和國有企業投資3000余萬元,整合脫貧攻堅資金3000余萬元,建成席關水廠供水工程;吸納國有企業投資1.6億元建成蓮花山水廠工程;爭取專項債、移民資金和鄉村振興資金等1.26億元用于建設大麥西水廠、簸籮片區供水工程。
針對過去水利工程普遍“重建輕管”“管理不規范”等歷史難題,清鎮市充分考慮供水工程的管護主體問題,引進貴陽市水務環境集團成立清鎮水務公司和清鎮鄉鎮水務公司,在進行市場化經營的同時承擔公共服務職責,探索構建“建、管、用”一體的“以水養水”模式,長效解決項目建成后設備更新、水質監測和管道維護等問題,推進從源頭到末端的精細化管理,實現全域供水一體化、供水產業一體化和管理維護一體化。目前,清鎮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已進入最后的攻堅期,到2025年,清鎮市將全面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全覆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