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泰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國家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對泰安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哪些促進作用?泰安市場監管局計量科科長吳瓊回答。

計量被譽為工農業生產的“眼睛”和“神經”,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基石,也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水資源計量裝備是節水控水的重要基礎設施,當前我國水資源計量裝備存在大口徑、大流量、復雜工況下,水資源“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難題,尤其是明渠流量的測量,缺少量值傳遞溯源方法和測量測試裝置。泰安市立足泰安水資源裝備產業發展優勢和東平湖的獨特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相關院所、企業多次調研論證建設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事宜,2023年9月經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籌建國家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中心的建設,能夠重點突破一批水資源計量測試技術,研制一批水資源計量測試專用裝置,促進水資源計量裝備產業升級。
一是帶動技術突破,促進產品質量提升。中心以“三全一前”(全產業鏈、全溯源鏈、全生命周期、前瞻性計量技術研究)為指引,推動先進測量技術和服務手段在產業鏈中應用,從而帶動原材料、現場使用、大數據平臺等上下游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水資源精準計量。
二是帶動服務升級,提高檢測效率。中心深入分析水資源計量裝備屬性特點和需求,總括產業參數量值溯源項目850余項,涵蓋制約產業發展命脈的關鍵測量參數587項,開展計量授權后,能夠有效解決水資源計量裝備檢定時間緊迫難題。通過與省計量院合作開通“型評綠色通道”,能夠大大提高型式評價辦理效率。
三是帶動產業聚集,推動產業發展。依托中心,與國家、省級科研機構合作,帶動周邊企業形成“研發+實驗室+檢驗+人才”的模式,聚集起以力創科技、輕松表計、山東晨暉、磐然測控等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為龍頭的儀器儀表產業集群,業務覆蓋研發、生產、檢測、回收、云平臺建設等全鏈條流程,能夠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服務保障和業務支持。目前,東平“計量產業小鎮”產業發展集聚區已開始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