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印度硅谷”,班加羅爾一直承載著印度IT行業騰飛的夢想,許多高科技人才都聚集在此。
但最近,印度“硅谷”強勁的馬達有些累了,很多人回到老家尋求下一份工作。但這并非由于經濟下滑或公司裁員,而是由于班加羅爾用水危機。
全市16000多口井中,約有7000口井已經干涸,基本的生活用水都需要運水車來勉強維持。

01
供水量下降50%
運水車兩周來一次,數百個居住印度“硅谷”郊區的居民,都指望著這1000升水維持日常生活。提著空水桶的婦女爭先恐后,為打水吵架。
現居班德帕利亞(Bandepalya)郊區的蘇希拉(Susheela)說:“這并不鮮見。”她說:“我們有時候會爭吵,吵得不可開交。我們如何保持優雅?我們需要水,已經走投無路了。” 蘇希拉只有一個人,但一家四口都要用水。
蘇希拉家里的水龍頭已經枯竭,地下水的井眼也空了,班加羅爾數百萬居民同此寒熱。
在這個被稱為印度“硅谷”的高科技中心,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如印孚瑟斯(Infosys)和威普羅(Wipro)等駐扎在此,每天需要約20億升的水來保證1400萬居民的日常生活。但據當地供水和污水處理委員會主席V · 拉姆 · 普拉薩特 · 馬諾哈爾(V. Ram Prasat Manohar)稱,供水量下降幅度令人驚愕,在過去一周內,供水量下降了約50%。
當地政府建議居民節約用水,鼓勵兩天洗一次澡,盡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最好不洗衣服和碗碟。
班加羅爾居民的臉上愁云慘淡、烏云密布。但專家警告,隨著夏季到來,汞含量攀升,情況將更加惡化。
生態科學中心的氣候學家T · V · 拉瑪錢德拉(T.V. Ramachandra)說:“十多年來,我一直對此高聲疾呼。無計劃的城市擴張、快速的森林砍伐與持續的氣候危機,會讓每個人遭殃。”
02
湖泊幾近干涸
幾十年來,班加羅爾市星羅棋布的人工湖一直聲名遠播,這些人工湖為當地居民提供水源。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環繞城市的森林植被、平均海拔高度900米以及宜人的氣候,為它贏得了“印度花園城市”的美譽。
但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班加羅爾城市化進程指數級加快,班加羅爾成為印度的科技中心。房地產開發商大肆砍伐森林,圍湖建造房屋,這座400萬居民的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長,常住人口激增至原來的三倍多。
拉瑪錢德拉說,隨著柏油馬路席卷整座城市,班加羅爾的土地失去了吸水的能力。
他補充道:“如今,班加羅爾83%的地區都被混凝土覆蓋。土地沒有植被,水補給不能到達下面的地層。這是個大問題。”
拉馬錢德拉警告,快速城市化和水體減少也可能加劇氣候危機,導致城市氣溫上升。

該市超過70%的水來自考韋里河,這是一條流經卡納塔克邦南部的主要水道,班加羅爾是該邦的首府。
城市擴張太過迅猛,當地政府來不及將自來水管道延伸至新社區,他們只能依靠鉆井抽取地下水。
去年的季風降低了地下水位,導致大量居民用水緊張。
但處境最糟糕的是,約400萬人依靠鉆井取水的居民,他們生活在城市郊區。班加羅爾副部長希瓦庫馬爾(D.K.Shivakumar)表示,班加羅爾共有16000多口井,其中約有7000口井已經干涸。專家認為救助重點應當是這些人。
土木工程師、班加羅爾水資源研究員維什瓦納坦(Vishwanathan)說:“雖然有1100萬人依賴考韋里河生存,水資源的確有些匱乏,但危機還不算大。”
“但對于完全依賴地下水生存的另外350萬人來說,地下水正在干涸,他們的生存困境才是大問題。”

03
“每天都在苦苦掙扎”
南部低收入社區班德帕利亞的居民從上午9點開始就拿著水桶排隊,等待運水車的到來。
政府委托私人運水車,在河水和地下水位較低時向居民區供水,他們向居民收取服務費,人多時,私人運水車會提高水價。
約四小時后,班德帕利亞已至中午,運水車到了。
人群開始騷動,焦慮感四處蔓延,居民爭先恐后地裝滿水桶帶回家中。有些婦女要裝兩大桶水,運到附近的家里。一名婦女敲打運水車,檢查水還剩多少。
短短幾分鐘,運水車的水一掃而空。
當地居民庫姆庫姆(Kumkum)說:“我們15天才能裝一次水,為了維持生活,每天都得買水。”她還說,她每天早上只能用瓶裝水給孩子們洗臉。
由于缺水,庫姆庫姆最小的孩子發高燒生病了。
“所有這些桶都是空的,已經好幾天沒有水了,” 她指著家里的空桶說,“我們不能洗衣服和碗碟。雨季時,我們需要接雨水做家務。”

政府委托的運水車價格限制在每輛運水車1200盧比(約104元人民幣),但當地居民生活拮據。
一家四口住在班德帕利亞的居民蘇希拉說,班德帕利亞的居民通常月收入在 6000至8000盧比(人民幣520元-694元)之間,許多人別無選擇,只得將一半的收入付諸買水上。
“我們幾乎不洗澡,很少用水。但我們在苦苦掙扎。“她說。
班加羅爾低收入社區工作的社工吉塔 · 梅農(Geeta Menon)表示,由于衛生情況每況愈下,缺水危機可能會引發疾病。
她說:“因為家里沒有水,孩子在街上隨地大小便。我們口干舌燥,還無法做飯。這不是個短期問題,如果不能改善,后果不容樂觀。”
CNN聯系了班加羅爾供水和污水處理委員會,但尚未收到回復。
04
無人幸免
雖然班加羅爾水危機首當其沖的是最貧困人口,但中上層階級也未能幸免。
住房協會的管理人員每天都會向居民發送最新信息,警告他們缺水,敦促他們節約用水。
一個公寓樓向居民發出通知,要求他們必須減少50%的用水量。
這則通知上說:“供水情況非常令人擔憂!我們無法從任何渠道獲得考弗里河的水。只能完全依賴井水。11口井中,只有5口井還有水。這些井何時會干涸,誰也無法預料。一旦井水干涸,不會有任何緩沖期。”
據路透社報道,用水荒迫使服裝廠放慢生產速度,而餐館的水費翻了一番。此外有些跨國公司經理讓員工翹掉會議,去運水車取水。
幾周前,印度舉行全國大選,這場危機成了一場政治指責游戲。印度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抗議該邦國大黨領導的政府對局勢管理不善。
主要反對黨國大黨聲稱,印度人民黨的政策支持不夠,沒有采取足夠的措施應對財政危機。

然而,對于這座城市的居民來說,針鋒相對的互相指責毫無意義,他們正經歷最嚴重的水短缺。
7個孩子的母親馬希爾 · 泰姬(Maher Taj)認為,過去幾周的日子實在難以忍受。
她說:“我們已經減少了使用衛生間的次數,并輪流洗澡。”
“我們要孩子使用學校的洗手間,我丈夫蹭辦公室的洗手間。各個方面都減少用水,才得以維持生活。但我們已經到了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