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治區水利廳獲悉,近年來,內蒙古突出“降水耗”導向,牢牢牽住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牛鼻子”,加快完善農業用水管理、農業水價形成、工程建設和管護、節水獎補4項機制,推動農業用水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
據悉,由于農業灌溉用水受地域影響較大,內蒙古將農業區劃分為溫涼半濕潤半干旱農業區、溫暖半干旱農業區、溫暖干旱農業區、溫熱半干旱農業區等4類,并針對水稻、小麥、玉米等41種主要種植作物,制定了751個用水定額值。
數據表明,2021年至今,內蒙古平均農業用水總量穩定在122億立方米左右,占總用水量的63.8%,與全國農業用水平均占比幾乎持平。
目前,內蒙古涉及改革的73個大中型灌區已全部實現取水口在線計量,并完成新一輪成本監審或定調價工作,65萬眼農灌機電井完成“以電折水”計量。2023年,內蒙古新增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施面積401.74萬畝,超額完成全年計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