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水入戶,興水惠民?2023年底,由廣西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投資建設的上林縣城鄉一體化供水網工程PPP項目順利投產運營,當地群眾迎來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極大提升了他們用水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抓好規劃設計,打造廣西首個城鄉供水“一張網”
上林縣地處大石山區,俗稱“地無三尺平”,地形地貌導致了水資源分布不夠平衡,一些鄉鎮“守著一片好水,卻用不上好水”。如何讓群眾喝上優質的水,也成為上林縣的發展重點。
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經過多輪談判磋商,2021年1月北投環保水務集團與上林縣正式簽訂了合作協議,迅速啟動上林縣城鄉一體化供水網工程PPP項目,項目概算總投資7.67億元,新建3座水廠、4座攔水壩及700多公里供配水管網。項目建成后,可為上林縣的西燕、鎮圩、巷賢、明亮、大豐、澄泰、白圩等7個鄉鎮集鎮及村屯共38.8萬人民提供高品質的供水服務。
拉最壩。
辦好為民實事,扛起為民擔當。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堅持向高標準看齊,全力打造城鄉供水“一張網”,推動7個鄉鎮連片供水互補互聯互通,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讓群眾“喝上水”“喝好水”。上林供水項目也成為自治區首個城鄉一體化供水PPP重點民生工程,并作為2021年第一批自治區層面重大項目統籌推進。
增進民生福祉,讓百姓用上“優質水”
“現在水龍頭一擰開,自來水水就嘩嘩地流,省心又安全。”談起自來水,上林縣巷賢鎮木字村莫莊村村民蘇進明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該村可以看到,許多村民家中都安裝上了新的水管和水表。
村民用自來水洗菜。
“大好事!接上自來水后,水質更好,水壓更穩定,真正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上林縣巷賢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梁新萍說到,對于守護生命健康、救死扶傷的醫院來說,安全穩定的用水供應也是重中之重,是保障醫院正常運轉的一條“生命線”。
九龍水廠。
這是上林城鄉一體化供水網工程項目投入運營后的一個縮影。隨著一條條深埋地下、綿延不斷的輸水管道,翻山越嶺,伸進村寨,村民用上了放心水,也滋潤著他們的心田。
三分建,七分管。民生工程建得好不好,后期運營管理是關鍵。走進新建的龍湖水廠中控室,醒目的電子大屏上,從“原水-產水-供水-用水”全鏈條的各種數據動態顯示在屏幕,工作人員可實時觀察供水、水廠、水質等現狀、異常和趨勢,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掌握這張“水網”的運行狀況。
調度中心展示大屏。
數智賦能惠民生。北投環保水務集團以智慧水務建設為抓手,建成了覆蓋全縣的“一屏統覽、一鍵調度、一體聯動、一網運行”智慧供水服務平臺,通過管網GIS系統、實時監控系統,能夠對水源、管網、廠站等關鍵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對全縣供水聯網聯供調度,并能快速精準定位管網漏損點及設備故障,實現對供水全流程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確保這一張“水網”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
智能水表。
聚力合作共贏,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
如今,700多公里的供水管網,猶如“血管”般密布于上林地下,源源不斷的汩汩清流為當地人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水動力,成為廣西首個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的縣,達到了共建共享共贏的新局面。
“從成立合資公司到項目建設,政府在征地拆遷、手續辦理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全力保障項目用地,通過加強協作、密切配合,緊盯時序進度,形成了強大工作合力,為項目高效高質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北投環保水務集團直屬企業澤川環保水務公司負責人說道。
龍湖水廠
“供水設施建設投資大,周期長,通過利用市場機制優化水資源配置,引進國企資本,以‘小資金’撬動城鄉安全供水‘大民生’,有效解決了對供水設施及公共服務投入不足等難題”。上林縣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說道,農村供水基礎建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國有企業在資金、經驗、技術等方面更具優勢,對后期運營管理也更有保障。
獲水利部列為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兩手發力”全國典型案例20例之一;榮獲“2021年度廣西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稱號;獲評為“2022年度南寧市水利建設工作綜合評價先進項目法人單位”……自開工以來,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憑借自身豐富的水務一體化項目運營管理以及標準化建設經驗,推動項目得到各方肯定,為地方推動城鄉一體化供水建設提供了積極借鑒意義。
西燕水廠
“通過‘地方資源+區直企業投資+專業運營’的水務一體化模式,對地方水務實行統一規劃建設、統一運營管理、統一調度指揮和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管理、專業化運作,能夠極大提升一個地方的整體供水保障能力。”北投環保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長兵說,目前公司已在防城港市、北流市等地實施了水務一體化建設,構建起從源頭到龍頭的高效“建管養用”供水保障體系,讓群眾享受到更加安全便利的供水服務,也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水支撐。
城鄉一“網”水,滴滴潤民心。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將堅守初心使命,履行國企責任擔當,以“一體化、規模化、智慧化”為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水務一體化建設,不斷完善地方供水設施,提升供水服務質量,讓“放心水”潤澤八桂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