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塊整治,“小田變大田”。4月12日上午,記者在烏達區烏蘭淖爾鎮澤園新村第四村民小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看到,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10余臺挖機、鏟車在田間有序往來穿梭,眾多施工人員埋頭勞作,集中開展田塊整治工作。
市鑫御美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占林介紹,澤園新村第四村民小組今年計劃建設2000畝高標準農田。該村民小組現有常住居民110戶、330多人,以老年人為主。長期以來,該村民小組一直從事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的超小規模家庭生產方式,顯得勢單力薄,不利于新技術的推廣,生產效率也很低。今年,該村民小組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統一整合2000畝田地,拆除田埂,增加耕種面積,實現“小田變大田”,推動傳統農業向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科學化管理的現代化農業轉型。
高效節水灌溉,“大水漫灌”變“精準滴灌”。在海勃灣區千里山鎮巴音烏素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3條田間管網引水渠道管溝開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即將進行主管道鋪設施工。每條引水渠道還配套建設首部設備(包括水泵、變頻器、變壓器、過濾器、自動化控制系統等設備)。
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李欣介紹,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內容。該項目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構筑與水源配置相適應的節水工程體系,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精準滴灌農作物根部,實現“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的飛躍,實現粗放農業向精細農業轉型。與此同時,滴灌系統首部設備將提前過濾灌溉用水,降低水的含沙量,可有效延長毛細管道的使用壽命,便于回收。
高標準農田的“高標準”體現在哪些方面?市農牧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標準農田主要體現在農田質量高、產出能力高、抗災能力強、資源利用效率高、建設標準統一等方面。高標準農田的特點是集中連片、田塊平整、規模適度,配套完善的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土地肥沃,適應現代農業生產條件。高標準農田有利于推動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和標準化生產。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發展轉變的重要舉措。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成后,我市耕地質量和農業綜合效益將進一步提高,支撐糧食生產能力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