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持續推進水安全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4年至2023年,全省用水總量由192.82億立方米下降到186.53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下降44.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6%,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664提高到0.6781,非常規水利用量由3.96億立方米增加到17.6億立方米。
“河北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份,最新水資源評價研究成果顯示,我省水資源總量176.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237立方米,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8。”省水利廳副廳長邊文輝介紹。
2014年以來,河北堅持和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持續加強水資源管理,推動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節水,促進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
嚴格水資源管理。河北積極明晰分水,全部完成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和省內18個跨市、68個跨縣河流分水單元的水量分配。今年1月印發地下水管控指標成果,各地用水權邊界和全省水資源剛性約束指標體系逐步健全。嚴格取水,將地下水取水許可審批權限上收到省級,實現了包括農業灌溉在內的取水許可全覆蓋。同時,控井管水,水利部門將115萬眼機井的信息錄入管理系統,為每眼機井張貼二維碼,實行“身份證”管理,2014年以來累計關停各類取水井29.4萬眼。此外,全省非農取水口基本上都安裝了計量設施,年取水1萬立方米以上的全部實現了在線計量監測。
開展節水行動。經過各級共同努力,目前全省116個縣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數量居全國第3。76個省級機關全部建設為節水型機關,22個高校創建為節水型高校;開展合同節水管理項目35個。創建省級節水型企業271家、節水標桿企業20家、節水型園區7家。發布《河北省用水定額》,涉及農業、工業、生活服務業三大類19個行業946個產品。發布鋼鐵、火力發電等15項節水地方標準,為行業節水提供技術支撐。
發展灌區節水。2014年至2023年,河北在49處大中型灌區實施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累計投資43.83億元,襯砌整修渠道2000余公里,改善灌溉面積500余萬畝,實現了“三節一增”的綜合效益。節省水量,新增年節水能力達到3億立方米。節省時間,灌區輪灌周期平均縮短約5天。節省成本,清淤和工程搶險費用降低。增加產量,大中型灌區農田畝均單產比改造前平均提高了約70公斤,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約3.7億公斤。
今年,河北將持續嚴管水資源,研究制定河北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配套政策,推進4個水資源剛性約束示范區建設。水利部門將通過新建監測點,年內實現深層農灌機井在線計量監測全覆蓋、村級以電折水監測站全覆蓋、年許可量5萬立方米以上農村生活用水在線計量監測全覆蓋。同時,制定5項高耗水行業節水地方標準,組織28個縣(市、區)開展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10個以上合同節水管理項目,新增節水型高校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