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水網是國家水網‘一主、四域’主骨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水網區域網的銜接樞紐。”自治區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水網建設總體方案(2023—2035年)》圍繞構建“兩橫八縱、六河連通,引補相濟、調蓄結合,五網共建、多能融合”的水網總體布局,全力推進完善自治區級水網骨干輸排水通道、提高區域水網安全保障水平、加強重點流域區域水生態保護修復、賦能全自治區水網智慧增效、推動水網高質量融合發展五方面建設任務,建設安排按照“科學配置、統籌建網、總體安排、分步實施”的思路推進,水網規劃總投資9950億元。建設目標是到2035年,廣西區域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完善,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體系基本形成,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成,水生態保護治理體系基本建立,水網智能化和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各層級水網高效融合,基本建成現代化廣西水網。
廣西是全國第一批7個省級水網先導區試點之一,全區以總體方案為指導,圍繞水網建設前5年的建設重點,編制完成了《廣西水網先導區建設方案(2023—2027年)》。先導區建設方案提出,以“五網”共建、多能融合為重點任務,規劃在2027年底前完成投資2620億元,力爭在大石山區集中供水保障上取得突破、在整合現有集中連片灌區推進大型灌區建設上提供借鑒、在服務沿海沿江沿邊地區開放發展水源保障上樹立典型、在西南山地丘陵地區建設幸福河湖上作出示范、在自然水系與人工運河融合發展上示范引領、在傳承水文化發展水經濟上彰顯特色。
據介紹,“五網”共建,即是統籌推進防洪排澇網、城鄉供水網、農業灌溉網、生態水網、智慧水網“五網”共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水利網絡安全,實現防洪排澇、供水保障、生態補水等功能有序轉換以及水網的智慧調控。
廣西水網除了統籌推進“五網共建”,還提出了協同推進水網與水運、農業、能源等行業融合發展,水網與水經濟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水網行洪、航運、灌溉、發電、生態等多種功能,提升水網整體效能和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比如,水網與水運網融合,圍繞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一批輸配水及水運骨干通道,保障平陸運河遠期用水,加快推進平陸運河經濟帶供水工程、平陸灌區工程等前期工作,發揮平陸運河最大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相關部門、各市縣的支持配合下,廣西水網建設開局良好、成效初顯?;菁?400萬人的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建設,設計灌溉面積近60萬畝的下六甲灌區順利開工;大藤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提前完工,西江干流治理工程13個子項全部完工,百色水庫灌區工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和龍云灌區工程建設有序加快推進。隨著水網骨干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及融合發展,“兩橫八縱、六河連通”的廣西水網主骨架加速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