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級五星級水廠,秦州區徐家店水廠的供水水量、供水水質、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都是過硬的,徐家店水廠在提升改造的過程中,配備了專業的水質化驗室和具有資質的專業水質化驗員,每天定時對清水池的出水水質進行常規指標檢測。在廠長王慶慶的引導下,記者換上白大褂,套上鞋套進入水質化驗室,標準化的化驗室里各種設備儀器排放有序,化驗員正在進行水質9項常規化驗,每一項化驗結果都登記在冊并經負責人簽字上報。
“我們水廠的出水水質凈化標準和水質化驗標準都是按照國家農村供水的相關標準執行的,所有輸送到農戶家里的自來水是完全符合農村供水水質標準的,是放心水、優質水和‘幸福水’。”王慶慶說。
農村飲水安全“三分建,七分管”,近年來,秦州區持續加大農村供水工程鞏固提升和維修養護力度,不斷完善水源保障、供水調度、日常維護、應急搶修等“全鏈條”管理調度體系,采取網格化管理手段對農戶用水情況開展動態監測,建立“鎮組長+水務局網格員”責任管護體系,設置區水務局網格化管理員180名、鎮村級水管員420名,各鎮創建“網格管理微信群”16個,基層水務站創建“包村責任人+用水戶微信群”11個,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各類供水問題,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清水縣在加強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同時,實行“縣供水站+公司+基層管理站+鄉管小組+村管小組”的五級管理模式,推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劃片包戶”等行之有效的管護措施,嚴格落實鎮村每日“零報告”制度,切實保障了農村供水工程的長效運行。目前,清水縣建成縣級水質檢測中心1處,全面開展縣域內集中供水工程水源水、出廠水的自檢以及單村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巡檢,年均檢測水樣1100余份。建成“千噸萬人”水廠化驗室7處,常態化開展出廠水常規9項指標日檢測工作,為群眾喝上干凈水、放心水保駕護航。據衛生部門調查發現,自從通上自來水后,農村兒童患氟斑牙的現象大幅降低。
賈川鄉林河村黨支書毛東平高興地說:“過去,村里人吃的都是井水和泉水,村民有患氟斑牙的現象。現在,凈化消毒的自來水都通到了家里,大伙都吃上了干凈水,感到非常高興。”
近幾年,我市狠抓農村供水管理,全面落實農村供水管理的主體責任、行業監管責任、運行管理責任等“三個責任”,積極推行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和信息化監管,打破傳統工程管護格局,探索創新高效的工程管護機制,確保了供水工程效益的持久發揮。秦州區、麥積區、清水縣水務局在原供水站的基礎上都成立了供水公司,通過組建專業化運行管理機構,從根本上解決了管理人員偏少、維護工作量大、管理難度大、管護效果差的問題。同時不斷完善水價管理辦法和水費收繳機制,努力實現“以水養水”的良性循環。目前,秦州、武山、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4縣區執行單一制水價,麥積、甘谷、秦安3個縣區根據工程規模、運行成本等因素實現了以工程為單元定價,全市水費收繳率達到97.5%以上,保障供水工程長效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