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水利固定資產投資創歷史新高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青島水務大發展的一年。全市水務系統堅持“四水統籌”,長遠謀劃,精準發力,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推動水務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現代水網率先示范,編制實施面向2035年的《青島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5個省級水利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達到110.8%,市級水網重點項目投資突破百億元,全市水利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8%,創歷史新高,我市入選全省市級水網示范區。重大工程競相突破,官路水庫工程全線施工,累計完成投資40億元,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考核獲得最高A級等次,官路水庫輸配水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開,遲滯多年的小沽河防洪排澇和水源利用工程主體完工,李村河北岸水質凈化廠建設工程破土動工,9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51%。農村供水全面發力,頂格推進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重點推進11處農村供水工程,升級擴建3座水廠,改造370公里供水主管網和369個村莊村內管網,全市新增規模化供水村莊1469個,改造完成未通自來水村莊54個。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和專項行動,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干部干事創業激情有效激發,全市水務“一盤棋”工作格局逐漸形成。全市水務系統注重理念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創新,夯實水安全,災害防御能力持續提升;統籌水資源,開源節流效能顯著增強;保護水生態,綠色發展底色更加亮麗;服務水民生,水務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高效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水務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實現新提升。

西海岸新區相公山河
聚力推進110個水務重點項目建設
當前正處于水務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窗口期、攻堅期,全市水務系統要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機遇意識、進取意識。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青島推進現代水網建設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全市水務系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現代水網示范區建設,堅持“四水統籌”,突出“九大任務”,抓重點、破難點、創亮點,在全省水務高質量發展中彰顯龍頭城市擔當。
深化水網示范區先行先試。完成面向2035年的5個專項規劃,印發實施中小河流治理總體方案和20條河流單體治理方案,梯次推進三年建設計劃。發力項目投資,聚力推進省市兩級110個水務重點項目建設。其中,納入省水利重點項目16個。聚焦國債和專項債支持重點領域,做深做細項目前期工作。

官路水庫鳥瞰效果圖
推動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圍繞官路水庫工程、官路水庫輸配水一期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管網工程五大領域全力打好重大項目攻堅戰。
攻堅農村供水水質提升。瞄準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三年任務、兩年完成,改造70公里供水主管網和100個村莊村內管網,完成剩余240個村莊聯網供水。加快未通自來水村莊管網改造,完成剩余23個村莊通水銷號任務。
積極參與打好碧水保衛戰。突出抓好存量問題清零、突出抓好隱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協調聯動治理。
創新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水資源統籌調配,科學利用雨洪資源,超前研究充庫水源問題,加大非常規水利用。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嚴格執行省市下達的用水總量和強度管控指標,加快綜合水價改革。
守牢水旱災害防御和工程建設運行底線。抓早抓牢工程措施,全力抓好宋化泉水庫除險加固、桃源河治理二期、祥茂河治理二期、白馬河治理等工程,加快墨水河流域、西海岸城區、李哥莊上馬片區等防洪排澇工程進度,25處水毀修復工程爭取早完工。
打造濱水親民生態環境。強化河湖環境監管,持續深化河長制抓鎮促村考評,常態化開展河湖“清四亂”行動,今年再爭創不少于3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開展34條河道健康評價,加快推進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綜合治理涉水工程項目建設。強化河湖生態流量調度管理,實施8處小流域綜合治理。
解決群眾涉水急難愁盼問題。聚焦城鄉水質提升,在決戰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同時,結合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三年投資8.2億元推進市內三區24公里老舊供水管網、651處二次供水泵房和70萬只遠傳智能水表改造。聚焦庫區移民后期扶持,加快實施19個美麗移民村建設,開展9個重點產業項目扶持。聚焦水務行風提升,督導完善服務標準,強化群眾反映問題即辦即結,持續開展水務一線便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