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起西江干流佛山順德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引入的西江水可提升廣州、深圳、東莞水資源保障能力,其中為深圳供水8.47億立方米,占比近半。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建成,對深圳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意義重大。”深圳市水務局負責人介紹,深圳人口眾多、產業密集、經濟發達,但本地水資源匱乏,長期以來依靠東深供水工程、東江水源工程從市外引水入深。多年來,兩大供水工程陸續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升級,成立專門管理機構,不間斷開展水質觀測和水質巡查,但其水源地都為東江。引入西江水,既能滿足深圳長遠水資源需求,也讓深圳形成“兩江并舉、雙源互通”供水格局,大大提高我市長遠供水保障能力。
為了更好承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江來水,近年來我市同步建設深圳境內配套工程體系,實施了羅田水庫至鐵崗水庫輸水隧洞工程,新建西麗水庫至南山水廠原水工程等核心工程,構建覆蓋全域水源至水廠的輸配系統;推進公明水庫至清林徑水庫連通工程建設,實現東西部重要儲備水源的連通,推進沙灣第二水廠原水改建工程、茜坑水廠原水擴建工程等雙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水源保障程度;啟動沙灣二水廠、南山水廠等10余座水廠新擴建及提標工程。同時,我市積極推動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規水高效利用,并加快老舊市政供水管網改造,采用先進技術降低供水管網漏損水量,穩步建設節水典范城市。
根據《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規劃(2020-2035)》,至2035年,深圳將打造“本地水、東江、西江、再生水”四水源優質充足、供水網絡完備、綠色安全高效的超大城市水源保障體系,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全市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