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去年兩會上的建議和提案落實得如何?區融媒體中心推出《履職盡責一年來》系列報道,聚焦實體企業發展、經濟薄弱村造血機制提升、亭林大居配套建設、青少年社區空間建設等10個議題,回顧一年來金山社會事業發展的點滴,看看代表委員們是如何主動擔當,踐行初心使命,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冬季天氣寒冷,居民的供水管網安全變得尤為重要。去年“兩會”期間,區七屆人大代表呂崢斐提出了關于減少供水管網漏損的建議。對此,區水務局聯合金山城投集團,通過建立DMA分區計量系統、完善管網二三級分區計量等措施,切實減少供水管網漏損,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區七屆人大代表呂崢斐告訴記者,他在工作中經常會發現城區內出現水管破損的情況,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而且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
區七屆人大代表 呂崢斐:
我也是查閱了相關資料,對我們整個這塊區域的傳統計量方法進行一些選擇,我也提出了這方面的建議。我覺得行業管理部門要從管理上優化,關注到這些易被忽視的地方,避免資源的浪費。

在呂崢斐代表提出建議的同時,區水務局與金山城投集團也同樣在著手積極解決這一問題。記者眼前這套DMA分區計量系統是去年6月完成建設的,它可以實時監控一級管網的水質情況,如果出現化學濃度超標等問題,就馬上上報平臺。

金山區給水管理所副所長 李磊:
在發生爆管漏水的時候,可以極大縮小排查的范圍,節約排查的時間,從而有效保護水資源。近些年,我們還通過小口徑管網改造和居民社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來保障供水水質的安全。
區七屆人大代表 呂崢斐:
我區的水務部門對這塊工作相當重視。系統建成以后,對看不見的地下水管滲漏,或者一些壓力監測,都進行了實時監控,進一步保障用水安全。


記者了解到,DMA分區計量系統運營以來,我區暫未發生重大爆管事件。相關部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平臺模型模擬優勢,利用水力模型分析和管網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全區供水安全、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