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升級省級平臺。整合省級雨水情測報系統、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管理范圍劃定成果管理信息系統等已有資源,在大壩安全監測平臺的基礎上集成升級、統一建設,指導市縣建設,實現數據同源、管理同標、匯交順暢。
全面實施“四全”管理。實施全覆蓋監管,精準掌握水庫空間布局、工程特性、運行管理、工程安全狀況等全要素信息。構建雨水工情全天候動態監控體系。建立水庫建設、運行、報廢全生命周期數字信息檔案。重點推進省級平臺建設,開展大中型水庫遙感監測和水域狀況評價,完善雨水情及大壩安全監測設施,推廣無人機智能巡查、智能界樁等新技術運用。
健全完善“四制(治)”體系。健全管理體制,推行專業化管護模式。健全調度運用、維修養護、檢查監測、安全鑒定、除險加固、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等長效機制。完善大壩安全責任制,落實“四個責任人”。重點推進水庫巡查機制、調度運行響應機制等制度建立,出臺水庫承包經營指導意見,印發小型水庫專業化管護指導意見和合同范本,開展水庫巡查管護人員培訓,將水庫運行管護納入河湖長制管理體系。

整體突破“四預”措施。在整體突破上做好文章,解決好基層技術力量薄弱問題,推動“四預”措施盡早全覆蓋。實現雨水情測報設施全覆蓋、安全監測設施應設盡設。建立預報預警模型,完善調度規程和應急預案,定期開展實戰演練。重點推進雨水情“三道防線”建設,開展庫區地形監測及庫容曲線率定,建設防洪調度預警模型,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推動預案修訂和演練,開展安全監測結果分析與運用。
常態長效“四管”工作。常規化開展安全鑒定,常態化實施除險加固。加強專業化管護,逐庫落實維修養護措施,確保日常維修養護到位。加強對水庫承包經營、工程建設管理、違法建設行為、巡查值守落實的督查檢查,建立長效管護機制。重點推進標準化精細化管理和管理保護規劃編制審批,落實安全鑒定、除險加固年度計劃,建立鑒定報告質量評價制度。推進小型水庫專業化管護,開展維修養護績效評價,加強運行管理和安全督察檢查。

據了解,江蘇省共有水庫935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45座、小型884座,主要分布于9市39縣(市、區)的低山丘陵區和平原高亢區,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養殖、生態等多種功能,是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利基礎支撐。下一步,江蘇省將在水庫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全域推進管理矩陣建設,力爭2024年提前完成試點建設,為水庫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