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試通水啟動!”在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總干渠1號節制閘,隨著試通水啟動,奔涌的黃河水傾瀉而出,將下陡坡、過分水閘、穿沁陽供水管線,一路奔涌近63公里,抵達沁陽水廠的蔡灣調蓄池。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試通水
種了30年田地的閻先生特地從焦作孟州趕來,遠遠看到干渠通水后,激動地拍視頻給家人看。閻先生說,近年來,當地渠道供水不足,又處在地下水“漏斗區”,他時常為澆地而發愁。“以前來水情況很不穩定,遇到旱時也抽不上水,農業豐產豐收難保障。”
閻先生家所在的廣利引沁灌區工程是黃河北岸一個使用了兩千多年的古老灌溉工程,位于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試通水現場 彭可/攝
河南水投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森說,為保障曾有“北國江南”之譽的廣利引沁灌區糧食產量,工程應運而生。“發展農業灌溉是咱們建灌區的主要職責,工程發展灌溉面積是51.7萬畝,補源面積是20萬畝。”
據了解,河南省地下水超采區總面積一度高達4.4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四分之一。地下水超采已導致多個地下水漏斗區形成,而焦作、濟源一帶就有河南省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之一——青峰嶺和郇封嶺漏斗區,引發一系列生態和地質問題。
“通過地表水置換地下水,每年可壓采淺層地下水3400萬立方米,中深層地下水每年可壓采1.1億立方米。”李東森說,面對地下水超采嚴峻的形勢,工程還將充分運用黃河水置換地下水。“根據當地采地下水的量進行關停,用工程引黃河水等量補充過去。”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節制閘 楊其格/攝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之一,是河南省實施“四水同治”首批開工建設的十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河南省構建黃河流域“一軸兩翼三水”現代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建成通水后,將使豫北水系構成大連通,貫穿豫北水脈,進一步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年均引黃河水量2.39億立方米,將惠及黃河北岸280萬群眾,對優化全省水資源配置、解決豫北地區水資源缺乏問題、構建黃河北岸清水走廊、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將發揮重要作用。”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申季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