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貴陽貴安2023年農村“治水”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貴陽貴安致力于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努力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改善,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水環境的需求。在不斷的工作推進中,2023年的農村“治水”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初步形成了農村“治水”的貴陽模式。

花溪區青巖鎮龍井村
一是選取了貼合實際的治理路徑。堅持農村飲水、生活污水、黑臭水體“三水同治”。農村飲水安全方面,按照“建大、并中、減小”的思路,聚焦用水困難地區,切實解決農村供水項目“散、小、弱”問題,實施14處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人口10.9萬人,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率達到66.51%。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遵循“科學治污、精準治污”的原則,按照整村推進的思路,對居住相對集中區域的生活污水,采取新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方式開展治理,對居住相對分散區域的生活污水實行資源化利用,開展91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時,按照“污水有收集、有處理,設施能運行、有管護”的原則,重點對進水濃度低、管網入戶率低、進水量小,污水設施運行效果不好的鄉鎮進行提升改造,開展16個鄉鎮污水治理提升工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方面,堅持“生態優先、經濟適用”,將黑臭水體納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一實施,完成12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二是多渠道籌措緩解建設項目資金壓力。農村“治水”是民生工程,投資大、回報小,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各地財政壓力大。為此,貴陽市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通過上級支持、市本級保障,大大緩解了縣級財政壓力,保障了2023年農村“治水”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農村飲水安全方面,市水務局共籌措資金3.3532億元,市級已保障9668萬元,爭取上級補助資金6388萬元,爭取專債資金1.7476億元。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方面,已申請到1000萬元中央資金和5060萬元省級資金,市級也安排了4341萬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
三是落實了長效運維的管護機制。農村“治水”,三分建、七分管,貴陽貴安的目標是“治水”工程,建成一個、運行一個、見效一個。一方面,結合工作要求和貴陽貴安實際情況,出臺了相應的長效管護機制,要求各區縣對農村“治水”項目實行第三方專業運維管理,提高運維質量的同時,也節約了運維成本。其次,在建設“治水”項目的同時,通過市級督導、區縣自查等方式,開展“治水”短板弱項排查,建立問題臺賬,掛賬銷號,通過問題排查整改,持續鞏固治理成效。另一方面,農村“治水”的基礎是廣大農村群眾的參與,老百姓是受益主體,也是“治水”的主人翁,所以,把農村“治水”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上,通過下基層、組織院壩會、開展宣傳活動等方式,持續對廣大農村群眾開展教育引導,讓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到農村“治水”工作中來,同時,也匯集了群眾智慧,讓工作更好更順利地開展。
農村“治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下一步,貴陽貴安將持續深入推進農村“治水”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實實在在的優良生態環境質量,回應人民群眾對生態獲得感和環境幸福感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