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布 人
曹 臨 菏澤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張慶國 菏澤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
劉銀生 菏澤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市河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范國綱 菏澤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武金華 菏澤市水務局發展規劃科科長、三級調研員
主 持 人
鹿 展 菏澤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發布會內容
曹臨表示,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菏澤市水利工作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搶抓山東省省級國家水網先導區建設機遇,加快推進菏澤現代水網建設,強化統籌協調,規范工程建設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重點水利工程加速推進。水利投資連續三年超過30億元。2023年,全市水利行業年度建設項目65個,截至12月15日,65項工程全部落地實施,工程主體全部開工建設,完成實際投資34.36億元,完成比例102%。其中,28項水利基本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3.98億元,完成比例100%;27項農村水利項目,完成投資17.98億元,完成比例106.3%;6個縣區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完成投資1.8億元,完成比例100%;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完成投資0.6億元,完成投資比例100%,為擴內需、穩增長、促發展作出了水利貢獻。同時,堅持質量安全兩手抓,對65項在建工程開展督導檢查,排查并整改完成隱患問題112個,全市未發生水利安全生產事件。
水旱災害防御任務圓滿完成。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抓好黃河、內河和城市防汛工作,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科學調度防洪工程體系,修訂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加強聯防聯控,形成強大合力。在黃河防汛方面:完成沿黃防汛布防體系建設工作,繪制中常洪水、大洪水的布防體系圖8幅。印發了《2023年菏澤市黃河防洪預案》《菏澤市黃河防汛職責》,落實防洪工程、水閘、灘區巡查防守“三個責任人”,完成9處遙測水位站設施維修和水尺校測,共計開展搶險演練13次,圓滿完成調水調沙任務。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涉及菏澤市11處防洪工程續建加固,總投資2.4億元。引黃涵閘改建工程涉及菏澤市4座引黃涵閘拆除重建,總投資1.7億元。引黃涵閘改建工程第一批開工的新謝寨閘、舊城閘已完成全部施工任務。第二批高村閘、楊集閘于9月27日開工,進度位于全省前列。“十四五”防洪工程4月15日開工,已完成50道壩主體工程施工,累計完成投資9502萬元。在內河和城市防汛方面:扎實推進災害防御隊伍建設,落實直接責任人、分管責任人、監管責任人三級聯動包保責任制,每條河道、險段和閘閥全部落實責任人和聯系方式,確保防汛責任落實無死角、無盲區。及時開展汛前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突出排查堤防防護、穿堤建筑物、在建工程、病險水庫等重點部位,排查整改隱患問題117個,完成12座水庫、水閘的安全鑒定。強化城市排水工程建設,清淤疏通城市河道14條、雨水管網402公里,清掏雨水口6萬多個,新建雨水管網32公里,治理易澇點50余處,新建改建雨水泵站5座、新增排水能力46立方米每秒,為老城區增加3條外排通道,大幅提高了城市防汛保障。
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提升取用水管理水平。今年以來累計組織945個重點取水戶完成季度水量填報,全市共核查登記取水口16萬多個,核查取水項目6122個,實施整改1447個,完成率100%。印發《2023年菏澤市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鞏固提升工作方案》,進一步鞏固工作成效,防止問題反彈,切實規范水資源開發利用秩序。推進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全市封停深層承壓水井59眼,壓減水量361.968萬立方米。印發實施《菏澤市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扎實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各項工作。積極組織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全市9縣區中已有8個縣區完成創建并經水利部公布,縣域節水型社會建成率達到88.9%。
農村供水保障三年專項行動開局良好。農村供水保障,事關廣大農民群眾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自今年起,我市按照省里統一要求部署,全面啟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三年專項行動”,今年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3.64億元,占總投資的80.7%,其中爭取農村飲水維修養護項目中央資金3900萬元。共建設、改造水廠3座,改造供水管網800余公里,提升村內工程1200余個,更新改造水表27萬余塊,10個縣區農村供水縣級統管體系均已基本建立,有效彌補了農村供水薄弱環節,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河長制重點工作全面深化。強化河湖長巡河,召開總河長會議,簽發第9號總河長令,印發年度工作要點和巡河工作規則,壓實各級河湖長責任。截至11月底,各級河長完成巡河28.5萬余次,及時協調解決河湖管理范圍內問題2241件,河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規范化制度化開展“清四亂”,及時清理整治問題95處。用好“河湖長+檢察長+警長”機制,開展“昆侖2022”專項行動,偵辦涉河湖違法犯罪案件15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9名。
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持續推進。完成9條(段)美麗幸福河湖創建并通過驗收。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08平方公里,超額完成年度治理任務。根據2022年度山東省水土保持公報,我市水土流失持續呈現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蝕風蝕“雙減少”趨勢,水土保持率達到97.09%,高出全省平均值12個百分點。
曹臨要求,持續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搶抓山東省國家水網先導區建設的有利時機,結合我市現代水網規劃,用足用好各類政策,謀劃建設一批河道治理工程、引調水工程,加快補齊水利基礎設施短板,為菏澤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持續抓好水旱災害防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的目標,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實抓細各項防御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持續抓好農村供水水質保障,繼續扎實推進農村供水提升三年專項行動,以完善村內供水工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為目標,對老化失修、跑冒滴漏嚴重的村內管網進行全面提升改造,補齊農村供水“最后一公里”,同時加快建設縣級農村供水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管理服務效能。
持續抓好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全面貫徹“四水四定”原則,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抓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格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全面推進節水行動,鞏固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成果,扎實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建設完成菏澤市節約用水教育實踐基地,進一步夯實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基礎。強化取用水監管,加強線上線下協同監管,提升監管精準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持續抓好河湖長制工作,督促各級河湖長履職盡責,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清四亂”行動,推動河湖生態持續向好、水環境質量有效提升。砥礪奮進,擔當作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以優異的成績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水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