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近日召開會商會議,分析研判近期流域雨情、水情、旱情及咸情,安排部署今冬明春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保障工作。
今年汛期,珠江流域受降雨偏少影響,主要江河來水偏少,西江骨干水庫蓄水嚴重不足,7月中旬,西江上游4座骨干水庫有效蓄水僅40億立方米,有效蓄水率僅19%,較常年偏少近5成。按照水利部部署要求,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提早謀劃,及時編制抗旱應急水量調度預案,科學調度流域水庫群,筑牢供水保障“三道防線”。提早實施水庫汛末蓄水調度,西江骨干水庫有效蓄水率從7月中旬的40億立方米提高到汛末的126億立方米,成功扭轉了水庫蓄水嚴重不足的局面,為抗旱保供水儲備了較充足水源。
11月以來,珠江流域無明顯降雨過程,西江、北江天然來水偏少2~4成,尤其進入12月后,珠江河口咸潮開始活躍,珠海、中山等城市的主要取水口連續多日無法取用淡水。據水文部門預測,后期流域江河來水仍可能持續偏枯,咸潮影響可能偏強,供水保障形勢仍不容樂觀。
會議強調,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流域供水保障的不利形勢,筑牢供水保障“三道防線”,落實落細各項應急措施,全力確保澳門、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城鄉居民用水安全。
會議要求,要密切監視流域雨水咸情,加強監測預報和會商研判,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動態模擬預演,滾動優化調度方案。在咸潮影響關鍵期,要科學實施壓咸補淡應急補水調度,增加河道徑流量以壓制河口咸潮,提高下游珠海各取水口取淡幾率,全力保障澳門珠海等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要強化督促指導和技術支撐,及時跟蹤流域旱情發展變化和水利工程蓄水情況,適時派出工作組、專家組指導相關地區落實保障措施。要加強與流域有關省(自治區)水利、電網、航運等部門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兼顧各方用水需求,形成流域供水保障最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