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音頻·聽水潤民生
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和受水區,目前正持續推進南水北調水使用全覆蓋,通過推進農村供水“四化”、建設受水水廠、封停自備井等措施,讓越來越多居民用上優質的地表水。
南陽市政府副市長劉江介紹,南陽11個縣(市、區)農村供水“四化”建設,受益人口47.86萬人;建成并投用受水水廠17座,20座水廠建設同步推進,有條件的縣(市、區)將全部使用南水北調水源;中心城區計劃于2024年6月底前全面排查并封停所有違法違規自備井,完成南水北調水源置換。
像南陽市一樣,河南省多地正在持續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市場化、水源地表化、城鄉一體化”的“四化”工作。截至11月底,全省60個縣已開工建設,逐步構建同源、同網、同質、同標準、同保障、同服務的城鄉供水格局,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水利保障。
“滑縣、舞鋼市等18縣(市、區)農村供水‘四化’工程已完工通水,供水工程受益農村人口1000多萬人。推動蘭考縣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試點,河南水投集團與蘭考縣人民政府實施蘭考縣城鄉供排水一體化項目,積極探索城鄉供水、排水、污水處理一體化模式。”河南省水利廳廳長申季維介紹。
不只是水務改革,當前河南省聚焦水源、水權、水利、水工、水務“五水綜改”,均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工作。在水源改革方面,河南省首部地下水管理與保護專項法規《河南省地下水管理辦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淮河等22條主要河流和南水北調中線一期等3個調水工程實行上下游水資源統一調度,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探索推動“節水貸”融資服務,河南省首筆“節水貸”落地;基本完成登封市、滎陽市、尉氏縣等19個縣(市、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2023年度任務,壓采地下水0.3億立方米。
水權改革方面,史灌河(河南段)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標志著史灌河(河南段)擁有了“戶口本”,成為全國首批、河南省首例完成自然資源登簿的河流;達成水權交易13宗,涉及交易水量8.9億立方米。水利改革方面,今年分2次集中開工196個重大水利項目;發起河南省水利行業首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基金。水工改革方面,新修訂的《河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