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供水是重大民生。2013年,德州市在全國率先整建制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供水實現“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農村自來水水質達標率連續6年全省第一。近年來,德州市持續推進城鄉供水高質量發展,加強水庫、水廠、管道、水表智能化建設,提出一體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專業化管理、智慧化服務、法治化保障“五化協同”城鄉供水現代化工作目標,得到了水利部認可,其中法治化是城鄉供水現代化的重要組成。
目前,德州市現有平原水庫18座、規模化水廠23座、供水管網9.8萬公里,供水設施點多、面廣、量大,管理難度大。《德州市城鄉供水條例》的出臺將為糾治危害水源安全、破壞供水設施、私裝亂接管道、擅自停水斷水、拖延拒交水費等行為提供法治保障。
《條例(草案)》分總則、規劃與建設、水源與水質、供水與用水、設施管理與維護、法律責任、附則等七章51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明確發展目標與政府及部門責任。明確了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專業化管理、智慧化服務和法治化保障”的發展目標;明確了市、縣政府主體責任和住建、城管、水利、生態環境、衛生健康、發改、公安、財政等部門的監管責任。
(二)規范工程規劃與建設。明確城鄉供水主管部門負責編制城鄉供水專項規劃并組織實施,提出了城鄉供水工程建設在用地保障、建設管理、建設標準、竣工驗收、資金保障等方面的具體要求。
(三)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監管。一是明確市、縣政府統籌配置水資源,合理利用黃河水、南水北調水等地表水和優質地下水,推進水源連通和備用水源工程建設,提高水源保障能力;二是將水源保護區及輸水管道納入保護范圍;三是明確了城鄉供水主管部門和生態環境、衛生健康部門以及供水單位對水源水、管網水、末梢水的水質監測(檢測)工作要求。
(四)規范供水與用水行為。一是規定了供水單位的從業要求,明確了供水、用水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二是規定了供水價格形成機制,明確城鎮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城鎮非居民用水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農村居民生活用水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逐步推進階梯水價;三是明確了用水的禁止行為,對盜水量明確了計算方法;四是規定城鄉供水主管部門定期對供水單位監測評估。
(五)加強供水設施的管理與維護。一是明確供水設施的管理權責界定;二是明確供水保護范圍內禁止活動以及應急搶險要求;三是明確將供水管線納入地下管線管理。同時,為保證《條例(草案)》的可操作性,擬定了8條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