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3日訊 11月23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濟南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要求,加快推進農村供水保障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不斷健全和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取得了明顯成效。到2024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入戶率將達到100%,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95%,實現24小時不間斷安全優質供水。

濟南市水務局在農村供水保障和農村污水治理方面濟南城鄉水務局一級調研員尚澤軍表示,農村供水保障方面,近年來,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提升供水水質達標率為重點,統籌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兩年攻堅行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一系列措施,對原有農村供水工程進行了改造升級。全市大致形成北部平原區城鄉一體化供水、南部山丘區規模化供水和單村供水工程并存的供水格局,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9%以上,規模化供水率達到85%,基本解決了居民飲水安全問題。
2023年投資10.9億,重點實施了章丘云湖水廠配水管網建設和11個區縣357個行政村的村內管網提升改造、水源置換、水廠新改建等農村供水保障項目。開展了184個村的農村供水工程水質監測工作。同時,完成了市級農村供水保障規劃和區縣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為2024年農村供水保障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4年,濟南將立足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的新階段新要求,加快構建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規模化工程體系、標準化服務體系、智慧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到2024年底,全市農村自來水入戶率將達到100%,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95%,實現24小時不間斷安全優質供水。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更加可靠的農村供水保障。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按照“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于2020年啟動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計劃5年時間,全面消除村莊生活污水亂排亂放、污水橫流等現象。
實際工作中,濟南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供水保障等有機銜接,統籌治理時序。在治理模式上,對符合條件的區域優先考慮就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其他區域根據科學測算比較,審慎選擇建站或建收集池拉運模式。在建后運維管理上,指導區縣全面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考核”的“五有”長效管護機制,市級對運維管理情況進行定期考核。
到今年年底,濟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將超過3800個,占比73%,長清區、萊蕪區、鋼城區、平陰縣、南部山區黃河流域五區縣基本實現全域治理;到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占比將達到89%。農村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效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