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縣八里灣風景區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繁榮富強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近年來,我市水務部門緊緊圍繞“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針,在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城市治水興水、全面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責任等方面持續練內功、下苦功、做實功,探索出一條適宜我市水務實際的“菏澤路徑”。
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治國必先治水,水治才能興邦。
初冬的曹州大地,依然艷陽高照,一處處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現場熱潮涌動。

東魚河北支楊店閘
11月18日,2023年度省重點工程東魚河北支治理工程現場機器轟鳴,處處呈現出緊張繁忙的建設場景。“這個項目屬于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總投資2.5億元,治理長度23.8公里,建設23座橋涵閘建筑物。” 成武縣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侯亞洲介紹,“工程完成后,可增強流域內引水調水能力,滿足工業和農業用水需要,提高防澇抗旱能力。”

成武縣文亭湖風景區
近年來,成武縣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建設高效推進。積極開展河道綜合治理,清淤治理河道352公里,完成總投資7.8億元,大大提高了防洪除澇能力;投資4035萬元新建勝利河小天宮廟閘、五干溝李小樓閘、安濟河大王堂閘,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實施完成了危橋改造89座,累計完成投資800萬元,為群眾生產生活交通提供了便利條件。
為加快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菏澤市水務部門搶抓黃金季節,集中發力、全面開工,積極調配資源投入,精心編制施工計劃,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保駕護航。今年以來,共計劃實施6類55個水利項目,年度投資計劃30.23億元。“我們堅持每周調度一次工程進展,每兩周通報,并將水利重點工程建設納入市政府‘1+7+N’大督查體系。”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慶國介紹,截至7月底,菏澤市共完成投資12億元,完成比例37%,6個項目完成年度建設投資任務。“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切實扛牢‘三管三必須’部門責任,開展全員安全警示教育活動46次,開展工程建設、動火等危險作業重大事故隱患全面排查23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30次,組織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培訓3次,配備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79人,推動重大安全風險防控措施落實,使重點工程建設得以順利推進。”張慶國說。
農村供水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幸福水,潤心田。
走進牡丹區都司鎮周樓村村民王俊芝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凈利落。庭院一角,一根自來水管探出來,“擰開水龍頭,清水嘩嘩流,啥時候都有水,生活方便多了。”王俊芝說,以前村民們使用的自來水水質不好,含氟超標,長期喝這種水容易引起牙根發黃,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讓他們喝上了“幸福”水。
近年來,牡丹區積極推進以地表水為水源的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工程建設,緊盯“提質”“安全”等關鍵環節,將讓群眾“用上水、飲好水”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鞏固提升集中供水,多措并舉做好農村供水保障,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
牡丹區水務局根據“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同源、同網、同質”的供水目標,引進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大規模建設水廠、主管網等工程,全區供水保障能力不斷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巨野縣興修水利促進農業豐產豐收
11月15日,在老洙水河骨干河道治理現場,巨野縣水務局水利工程服務中心科長董國良介紹,老洙水河多年未治理,淤積嚴重,“這次治理完成后,可大大改善引水灌溉條件,恢復河道生態,對城市防汛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今年,巨野縣綜合治理老洙水河中段、黃沙河、豐收河、山園河等4條河道,完成投資2億元。為做好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保障投資效益的發揮,巨野縣成立了以縣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了清障、技術、資金等工作專班,靠前服務,全力做好工程建設推進等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總投資的67%,預計12月底完成全部投資任務。
巨野縣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實施后,可大幅降低縣域內洪澇水威脅。同時,通過開挖河槽、重建、維修加固水閘,改善既有灌溉條件,保證春秋兩季作物的正常生長。經測算,項目建成可恢復或改善灌溉面積達11.11萬畝。
“農村供水水質保障三年專項行動開局良好。”張慶國說,“聚焦讓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的目標,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等諸多困難,我們精心組織,統籌謀劃,通過每周調度推進、人員下沉一線、資金優先保障、強化施工投入、現場督導檢查等系列有力措施,幫助指導各縣區順利開展工作,全力提升農村供水水質。今年農村供水保障工程計劃投資14.15億元,涉及十個縣區的水廠改擴建、村級以上管網和村內改造等項目。目前有關項目正有序推進,累計完成投資2.66億元,占總投資的18.80%。同時,積極爭取農村飲水維修養護項目中央資金3900萬元,包括實施村級及以上管網、配套設施改造等建設內容,目前累計完成投資2413萬元,占維修養護項目總投資的61.87%。”
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新格局形成
涓涓清流潤民心。
“以前澆地看得見,現在基本上都看不見了。”近日,在巨野縣田莊鎮前張莊村鄆巨河岸邊,巨野縣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股股長張仁才看著即將投入使用的一體化泵站,流露出喜悅的神情。
縱橫交錯的農田溝渠被稱為農田水利的“毛細血管”,是農業灌溉的重要保障。以前,前張莊村有些溝渠不能通到地頭,只能抽取地下水澆地。遇上連續強降雨,又容易產生內澇,造成農作物減產。“一體化泵站的優勢就在于投資小、占地小,一個人用手機就能完成操作,而且可以根據雨水情況及時調節灌溉,從根本上保障了農業增產增收。”

巨野縣洙趙新河毛張莊閘
在巨野縣趙王河田橋鎮后屯泵站建設現場,施工隊伍正干得熱火朝天。該項目是2023年巨野縣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之一。
“我們正在建設的是一體化泵站的底板鋼筋綁扎,這種泵站操作簡單方便,既能灌溉,又能排澇,像這樣的泵站一共新建了8座。”巨野縣水務局水資源管理股副股長歐士偉說。
近年來,為破解水資源短缺“瓶頸”,巨野縣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大力實施2023年度國家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做好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工作,遏制地下水超采。
此外,巨野縣從組織規劃實施、政策法規、投入保障、監督考核、公眾參與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綜合整治的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巨野縣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整治保障體系,保障農田灌溉用水和河湖健康的長期穩定。

定陶區劉樓水庫
據了解,2023年度國家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主要包括清淤河道溝渠總長度20.26千米,新建泵站8座,維修加固泵站3座,新建節制閘9座,改建生產橋1座,總投資2500萬元。項目于2023年6月10日開工,計劃2023年年底完工。
“項目實施后可補償因地下水壓采而占用的農業灌溉水188萬立方米,調蓄南水北調長江水324萬立方米,對優化配置水資源、持續改善地下水環境起到積極作用。”張仁才說。
如今,隨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巨野縣既增加地表水灌溉面積,又壓采了寶貴的地下水,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水能蓄。
“近年來,我們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動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轉變。全面推動了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及山東實施方案確定的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張慶國介紹,目前全市共核查登記取水口16萬余個,核查取水項目6122個,實施整改1447個,全市各類取水項目整改提升完成率100%。印發了《菏澤市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推動地熱水開采規范整治,截至目前,全市188個地熱取水單元,已關停取水單元65個,有回灌措施且已安裝水量計量設施的地熱單元70個。推進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截至7月底,全市共封停深層承壓水井47眼,壓減水量327.12萬立方米。最大限度地多引、多蓄、多用黃河水,今年以來累計引黃水量5.4億立方米,為全市工農業生產、城鄉居民生活、城市生態用水提供了可靠的黃河水源保障。
“河長制”促進“河長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這條河以前雜草叢生,垃圾遍地,自從治理后,變成了現在的岸綠水清,我們巡河也有勁了,每月至少巡河十次以上。”11月17日,正在巡河的鄄城縣臨濮鎮箕山河村級河長毛鳳格說,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鄄城縣圍繞“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的要求,著力隊伍、制度、智慧平臺管理“三個完善”,實施建立三級河長體系,精準壓實責任,綜合統籌施策,河道面貌煥然一新。

鄄城縣蘇泗莊分水閘
近年來,鄄城縣水務局全面推進箕山河美麗河道建設,投資1346萬元,對箕山河上段實施了生態河道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清淤、橋梁改建、岸線綠化、栽植護岸植被等。對濮水公園的景觀亭閣、親水平臺、休閑廣場、健身步道進行了建設。
“河長制”促進“河長治”。近年來,菏澤市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全面深入實施“河長制”,逐步實現從“管住”向“管好”轉變。

成武縣李莊閘
今年,菏澤市組織召開全市總河長工作會議,簽發第9號總河長令,印發《菏澤市2023年度河湖長制工作要點》《市級河湖長巡查河湖工作規則》,壓實各級河湖長責任。今年以來,全市各級河湖長共完成巡河38萬余次,發現解決河湖問題1362處,及時協調解決一大批河湖管理范圍內的突出問題。

東明縣全面推進河湖長制
常態化開展“清四亂”。強化問題導向,市縣共排查整治33處,復核水利部遙感問題3781處,其中屬實35處,目前已整改完成7處,切實維護江河安瀾。同時,本著“因地制宜、重點突出”的原則,積極創建打造省級美麗幸福河湖,目前正按照建設方案規定的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城市治水興水加速推進
治水興水,潤澤一方。
今年4月,市委書記張倫在新一輪“突破菏澤”推進大會上強調,要抓好水資源保護、沿黃生態修復等重點工作,積極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
華潤電力(菏澤)有限公司是華潤電力進入山東的第一個項目。近年來,市水務局指導幫助華潤電力(菏澤)有限公司引進、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加快對高耗水工藝、設備的節水改造,實現企業一水多用,循環用水。
在市水務局的指導幫助下,該公司建立健全節水管理制度。制定各項節能節水管理制度,明確要求對供水用水設施、設備和器具的管理和維修、定檢工作,防止跑水、冒水、滴水、漏水現象發生。狠抓各項節能節水制度的落實工作,對各種供水、用水設施定期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節水型器具使用率100%。

美麗的萬福河兩岸
治水興水事關菏澤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今年以來,我市大力實施“兩個清零、一個提標”,確保相關工程順利實施。截至7月底,2023年計劃完成市政合流管網改造149.08公里,已完成改造137.3公里,完成率92%,基本完成了源頭排水單位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改建污水管網30公里。計劃提標改造的市一污、定陶區一污、單縣二污、巨野縣一污、鄄城縣一污提標改造已進場施工,正在進行工程建設。
為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果,我市建立了防止返黑返臭長效機制,持續開展各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加強水體監測和日常監督,即知即改、動態清零,促進城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加強供水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截至7月底,全市新建供水管網28.9公里,改造老舊供水管網28.7公里,“一戶一表”改造率約46%,公共供水管網區域漏損率約7.25%,完成全市供水水質年檢,水質達標率100%。用水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全市新增水電氣暖聯合營業廳4家,實現關鍵點位供水設施水量、水壓、水質等信息實時監測,供水服務能力和供水智慧化管理進一步提升。
水利萬物而不爭。當前的菏澤,正站在積厚成勢、蓄勢躍升的新起點。菏澤水務部門治水興水惠民生的諸多舉措,正在為經濟社會快速穩定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
登龍兼折桂,更上一層樓。菏澤這方熱土,正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