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記者來到豐縣首羨鎮茌李莊村,這片農田近600畝,種植了大蒜和小麥。村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平時取水灌溉主要依靠田間幾口水井。“但是,村民田地多,澆水也要排隊,一家澆完另一家才能澆,有時候要排到晚上才能輪到自己家地,耗時多,不太方便。”
近年來,豐縣建成了四連河溉區、大沙河灌區等五個灌區。首羨鎮就在四聯河溉區范圍內。但是,由于四聯河灌溉設施不齊全,還有部分工程未施工,所以還存在灌溉薄弱片區,首羨鎮茌李莊村這片近600畝的農田就在其中。
為此,今年1月,豐縣四聯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開始實施建設。該項目位于豐縣西北部,覆蓋首羨、趙莊兩鎮,耕地面積24.15 萬畝,設計灌溉面積22.5萬畝。
豐縣水務局農水科副科長溫宗雷介紹,首羨鎮茌李莊村這片農田就在本次項目里。以惠河作為水源,通過建設一座泵站——崔樓北站,利用溝渠將水引到田間,解決該片區灌溉問題。
記者在現場看到,惠河位于這片農田西側,水源可靠。溝渠長約1500米,長滿了雜草,靠近惠河的一小段溝渠已被土填上。現場有機械和工人正在施工。
“下一步,加快崔樓北站項目建設,同時開挖、疏浚渠道,建成底寬1米,口寬4米的梯形溝渠,保證溝渠的灌溉和排水功能夠正常使用。”溫宗雷說,11月7日,施工單位已經進場施工,預計今年底前完工。
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喻君杰現場要求豐縣水務局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同時,加強渠道的日常維護。
“江蘇的邊界地區,丘陵、山區、沿海等灌溉末梢區還存在灌溉薄弱片區。”喻君杰介紹,今年,省水利廳專門對全省的灌溉薄弱片區進行了排查,并編制《江蘇省農田灌溉薄弱片區建設規劃》。下一步,將加快實施建設。“明年,要抓好8個大型灌區,26個中型灌區的建設工作,全面推進薄弱灌溉片區灌溉和排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