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潁泉區王府營水廠,工人們正在水管閥門四周砌墻。水廠負責人陳前進介紹,水廠正在進行水源置換管網項目建設,該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
“王府營水廠有三眼取水井,日常使用兩眼,每年需要開采約40萬噸地下水。”陳前進說,直接取出的地下水質達不到飲用水標準,需要水廠進行水質凈化,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如今,王府營水廠擁有兩套取水系統,一套是一直使用的地下水取水系統,另一套便是正在進行施工的引調水取水系統。
為了加快工程進度,該水廠督促施工方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增人手、加設備、多點施工。此次水源置換管網項目完工后,將有助于涵養地下水資源、提高飲水質量、構建優質用水環境。
王府營水廠水源置換管網項目按下“加速鍵”,宋灣水廠項目建設已完成,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宋灣水廠負責人李景濤介紹,該水廠承擔了區域內2.45萬農村居民的日常用水,隨著居民用水需求越來越大,水廠的取水量逐年遞增,造成地下水資源負荷超載。“完成水源置換后,農村居民將喝上引調水,水量、水質均能夠得到保證。”
自2005年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潁泉區通過新建、并網、改擴建等方式,建設規模以上水廠22處,累計解決農村供水60.46萬人,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改變地下水源過度開采現狀,潁泉區水利局依托讓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的工作部署,結合引江濟淮等引調水工程建設,推進城鄉供水地下水源替換,同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構建“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服務”的城鄉供水工程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喝上更安全健康的飲用水。
潁泉區水利局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該區農村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二期項目67公里主管網基本鋪設完成,22處水廠的水源置換管道鋪設完成。接下來,將以阜陽市第二、第四水廠為依托,利用茨淮新河及引江濟淮水源,全面替換潁泉區的地下水源,每年可減少地下水開采量近1800萬立方米。
同時,潁泉區水利局將繼續開展區農村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三期項目,完善各鎮(街道、園區)管網改造升級工程,改造水廠加壓泵站,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計劃到2025年,潁泉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現區域并網運行、區域城鄉供水一體化。
項目全部建成,將惠及潁泉區60.46萬農村人口,未來更多的用水需求也將得到保障,讓群眾用上優質的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