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后的二次供水泵房

改造后的二次供水泵房

工作人員進行二次供水管道安裝
文/何露露
“感謝惠民工程給我們帶來的福利,讓我們用上了放心水。”最近,余杭區良渚錦云坊小區的業主顧先生擰開水龍頭,聽著嘩嘩的水流聲開心地說道。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是關系城市供水保障、百姓生活品質的大事,已經連續第四年被列入杭州市政府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全市高度重視,在“公述民評”電視問政中聚焦“二次供水”,強調要把為民服務落實落細落滿意。
余杭、臨平兩區同樣將二供改造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以“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為原則,二供改造工作均落到了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的肩上。2021年,杭州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因配合市區水務一體化工作,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并未進行拆分,因此一直承擔著余杭、臨平兩區供排水建設和管理的重任。
2023年初,“三大難題”擺在了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面前。“人員力量短缺嚴重”是直接難題,由于行政區劃調整和市區水務一體化進程的影響,集團已經兩年多未進行招工,近年來連續退休人員更是有百余人,加之今年亞運會召開的供排水保障工作,集團如何高質量地完成二供改造工作是現實難題;“民眾疑慮紓解困難”是過程難題,二供改造涉及每家每戶,住戶不僅對改造政策、流程不清晰,還會擔心改造費用高昂、改造帶來隱患與不便,如何解答百姓疑難、獲取理解支持也是一大難題;“改造實施艱難復雜”是技術難題,余杭、臨平兩區地域跨度大,小區點位多且分散,地勢地形各不相同,建設條件迥異,因地制宜施工難度大,涉及部門單位多,疊加前兩項困難,如何保證居民生活出行安全便捷、改造效果達到預期是另一大難題。
面對如此復雜艱難的情況,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交出了一張難中求成的圓滿答卷。2023年,余杭、臨平兩區任務共涉及86個小區的市級改造任務。截至目前,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共完成兩區103個小區改造任務(余杭區52個,臨平區51個),惠及用戶約6萬戶,均已提前超額完成市級民生實事改造目標任務。
作為負責余杭、臨平兩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實施的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面對市區水務一體化影響,如何“越過三關”獲得群眾肯定,保質保量完成難度大、范圍廣的百余個小區改造?
依托兩區支持。余杭、臨平兩區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二供改造工作,兩區二供改造的惠民政策是全市力度最大的,居民只需承擔480元/戶的改造費用,其余均由區財政和水務承擔。此外,為“啃下”二供改造“硬骨頭”,同時打好“兩場硬仗”,兩區均成立了區級層面的二供改造專班,由區住建局牽頭,建立起會商機制,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組織討論、協調會議,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在兩區二供改造專班的幫助下,克服諸多困難,順利推進項目改造。
深入基層協作。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為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的實際效果,協助屬地鎮街深入一線調研民意,挨家挨戶收集社區居民意見建議,講解改造政策流程,贏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與屬地鎮街、村社協同互助。如在臨平區東湖公寓小區二供改造項目中,在區相關部門、鎮街、村社的協調配合下,采用“綜合挖一次”,結合小區“污水零直排”、立面整治等項目,做到同時開挖、同時回填,并新建智慧二供泵房設施,最大程度減少居民生活不便。
強化專業力量。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克服人員短缺的困難,抽調中堅力量分別成立余杭、臨平指揮部,組建兩區項目運行專班,明確各環節分管部門,厘清責任分工,制定出臺《二供改造工作手冊》,逐一明確兩區改造內容、流程和施工細則、重點,專班全員下沉投入項目,當好二次供水設施前期的“信息員”、改造的“施工員”、項目推進的“協調員”,形成一套“標準化打造、扁平式服務、專業化運作”的工作機制,破解改造中存在的施工難度大、長效管理等關鍵難題。
凝聚集團合力。2019年起,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進行了“三水合一、五位一體”的供排水改革,這一舉措改變了“九龍治水”的局面,目前新的“雨污不分”現象基本實現零增長。幾年來業務體量雖然增加了十倍以上,但集團干部職工的積極性、歸屬感被充分調動,集團秉持“用心做水,一心為民”的理念,上下迎難而上,全面推動重大供排水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臨平第二凈水廠、仁和凈水廠已全面開工建設,項目采用“全地埋式凈水廠+產業上蓋”新模式,有效突破城市發展瓶頸。正是這份合力,讓集團克服了行政區劃調整和市區水務一體化影響,積極應對了“兩區保障”壓力,最大程度發揮了現有隊伍力量,與時間、困難賽跑,在亞運熱潮下,圓滿完成了100多個小區的二供改造任務。
接下來,余杭環境(水務)控股集團將繼續主動謀劃作為,積極配合市區水務一體化工作,全面推進供排水體制改革和重大供排水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鞏固“污水零直排區”創建成果,扎實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筑牢民生保障底線,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為打贏經濟翻身仗提供水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