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政銀合作、項目共建,創新工作機制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依托的是國家政策,推動農業政策性金融與國家政策有效銜接,政銀合作是關鍵。改行持續加強與水利行業主管部門及各級政府匯報溝通,創新建立了“政策共商、信息共享、項目共建”的協調推動機制。一是以戰略合作為契機,深化部門協同聯動。今年2月,總行錢文揮董事長帶隊與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農發行與湖南合作的新篇章。為落實協議約定,改行主動走訪拜會省發改委、水利廳等部門,印發了政策性金融支持全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文件,在項目推進、投融資創新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機制。二是以政策宣講為抓手,堅定共謀發展信心。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工作政策屬性強、專業要求高,湖南分行認真將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融入信貸政策模式,組織專班分赴14個市州及省水利廳等部門開展政策宣講,做好項目輔導對接、案例答疑解惑。三是以項目共建為支撐,推動工作任務落地。今年,改行與省發改委開展了政策性金融支持全省重大項目聯合建庫工作,為推進項目聯審、信貸投放開辟了綠色通道。截止9月末,在庫項目945個,擬融資金額4367億元,其中水利建設項目119個,擬融資金額515億元,為支持全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提供了有效的項目儲備和保障。
二、聚焦整合資源、挖潛收益,創新融資模式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益性強、收益有限,改行立足湖南水利大省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水利、土地、產業等資源有效配置與盤活,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產業化”的原則,創新支持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湖南模式”。一是圍繞重大水利工程形成了“投貸債”聯動模式。重大水利工程投資大、資本金需求大、建設資金來源廣,改行積極發揮政策優勢,通過充分運用政策性金融工具補齊項目資本金短板等特點,支持了包括大興寨、椒花水庫、韶山灌區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形成“投貸債”聯動支持重大水利建設模式;二是圍繞灌區現代化建設和改造形成“灌區+農業產業”模式。灌區是優化水資源配置和保障農業生產用水的重要基礎設施,改行通過支持灌區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完善灌排基礎設施網絡以及特色產業種養等,打通水資源與農業生產有機融合的路徑,支持了黃石、青山等一批灌區項目建設,形成了“灌區+農業產業”組合支持模式;三是圍繞城鄉安全供水形成“以城帶鄉”一體化支持模式。城鄉安全供水是促進城鄉聯網供水,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重要內容,改行通過支持推進區域供水規模化、供水管網由城市向鎮村延伸等,實現縣域供水管網“一張網”,并采取“貸款先行、分區建設、分類供水、水費還款”的信貸扶持方案。支持了汝城、湘鄉等22個城鄉安全供水項目,形成了“以城帶鄉”一體化支持模式。四是圍繞河道、湖泊生態環境治理形成了“河湖清淤+”模式。湖南是水利大省,溝渠清淤疏浚、堰塘整治增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河道任務重,改行通過支持清除部分河床淤積、改善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等建設內容,積極挖掘項目自身現金流,支持了岳陽平墻河、桃江志溪河等32個河道、湖泊清淤項目,探索出以河道清淤砂石處置收入為項目主要還款來源的“河湖清淤+”模式。
三、聚焦政策優惠、效率優先,創新服務方式
改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優勢,力爭以最優的政策和服務,全力支持全省水利項目建設。一是政策適用更加優惠。改行將服務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列為現階段政策履職的重點,在貸款規模上優先保障,可實現即批即用;在貸款利率上對比同業,適當下浮;在貸款期限上,重大水利工程最長45年;在貸款擔保方面,采取組合擔保方式,重點客戶、重大項目可采取信用方式。二是金融服務更加高效。為加快全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行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一站式”辦貸機制,匯集全省力量,抽調業務骨干,組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金融服務專班,實行點對點服務,采取“三優先”政策,即優先受理調查、優先審查審議、優先審批投放,確保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融資工作落地落實。三是融資融智更加深入。改行通過向省水利廳以及地方政府派出專人駐廳學習、掛職交流等方式,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推進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前置性開展項目謀劃,確保水利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工作依法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