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虎躍負責黃屯小區、勝利莊等片區供水服務,片區內7200多戶的水表抄表、用水服務等工作都由他承擔。一個鐵鉤、一摞記數本、一個工具包、一支筆,就是他每天都要隨身攜帶的“家伙什”。鉤開井蓋、半蹲探身、讀數記錄、起身合蓋……這套完整的抄表流程對于已經入職兩年的王虎躍來說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兩年多的時間,他對負責片區內的情況已經了然于心,所有井蓋情況、小區情況都信手拈來。但說容易堅持做群安,每天重復近百遍也不是件易事。

用鐵鉤鉤住重達20多斤的井蓋,打開井蓋,抄表,這是大部分時間的工作常態。而遇到一些時間比較久遠的井蓋,水表被落葉、泥土等覆蓋看不清楚,就要縱深跳到1米多深的井里,彎著腰把水表上的污垢清理干凈,再進行讀數抄表。一套流程下來,身上早已經濕透。而在冬天,盡管風寒凜冽,也要在室外頂著風寒作業。而掀井蓋也是個體力活,有的井蓋十分沉重。尤其是黃屯小區這樣的老舊小區,井蓋也相對比較老舊,不易打開。到了冬天,遇到極寒天氣或雨雪后,井蓋上會結冰,非常難打開,就要用比平時加倍的力氣才能打開。平均每天抄300多戶水表,每天彎腰600多次,井蓋重量加起來有數千斤,這些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走街串巷、步履不停”也成為他的日常。

對于老舊小區來說,車壓井蓋導致無法抄表這種情況已經是常態,管道施工等情況也會對抄表造成一定的影響。每到這時,王虎躍就會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在抄表周期內完成抄表。在崗“不掉線”、周末無休,事無巨細為居民解決用水難題,是這位00后客戶代表的初心和日常。“我負責的片區內老年人特別多,不管是日常供水服務還是供水常識的宣傳等,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時間。”心懷著對工作的熱情和責任心,王虎躍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業素養。遇到用戶反映水表問題時,他也會非常樂于傾聽并回應用戶訴求。脾氣好性格好的王虎躍非常招社區居民的喜歡,每次他抄表,都會和他親切地打招呼,遇到用水問題,也會第一時間聯系他,將他作為最信任的傾聽者。“讓用戶信任,用戶有用水問題第一時間想到我們、聯系我們,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王虎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