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干旱帶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總投資7.09億元,總長71公里,自固海揚水七干渠末端的高崖水庫取水,通過輸水壓力管道和四級揚水泵站,將黃河水送到了海原縣關橋、西安、海城3個鄉鎮24個村。
海原縣位于寧夏西海固地區腹地,降水稀少,十年九旱。“工程通水后將極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有效涵養地下水源,新增揚黃節水高效農業12萬畝,帶動6.5萬名群眾增收致富,實現生態改善、產業增效、農民增收‘三重效益’。”中衛市政協副主席、海原縣委副書記、海原縣縣長張鵬說。
“我們這個地方山大溝深缺水。今天,通了黃河水,太讓人高興了,以后的好日子更有盼頭了。”在通水儀式現場,來自海原縣關橋鄉王灣村村民王正祥向記者分享內心的喜悅。
據寧夏水發海原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進軍介紹,中部干旱帶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實現了自治區內的三個“首次”,即:首次以“直埋+淺埋+拉管+頂管”的方式解決了不同地形地質條件下管線施工難題;首次應用全管線水錘監測傳感系統實時監測供水管道運行情況;首次建立完善的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體系,實現輸水全過程的運行監視與控制,成為全區首個數字孿生梯級調水標準化泵站工程。
“成功通水是新的起點、新的開始,我們將全力以赴完成項目建設、運營等任務,強化數字賦能,科技引領促進灌區提質增效,實現工程運行管理、維修養護全過程的監測、控制、計量,讓老百姓用明白水、交明白費,有效發揮工程綜合效益,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王進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