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選全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以來,江陰大力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修復,按照“一核、兩片、多節點”的水系空間格局和水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安全”的現代河網水系,同時,把青陽鎮、徐霞客鎮、祝塘鎮作為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項目實施范圍,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水美鄉村,推動實現“暢通江湖,田園江南;游圣故里,水美江陰”的美好愿景。
江陰市水利局局長王青介紹,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項目以水系為脈絡、以村莊為節點,集中連片、岸上岸下協同推進,高質量打造集生態、文化、景觀、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綠色自然水生態廊道,項目綜合整治面積達59.28平方公里,覆蓋徐霞客、青陽、祝塘3個鎮的12個村,“項目分兩期實施,整治河道30條,建設水美鄉村6個,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計劃在今年10月底前完工。”
暢引暢排才能讓碧水長流。江陰市水利局與徐霞客鎮克服困難,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旸岐村水系連通涉及的魚塘征收、岸坡清障等工作,新增自由水面0.62平方公里,為霞客灣治理打下基礎。“作為項目的重要節點工程,璜塘河西閘站順利通過水下工程階段驗收,將顯著提升青陽鎮和徐霞客鎮區域水環境調控能力與河網水動力。”江陰市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項目一標段項目經理萬春耕表示。
以水入景,率先建成的3個水美鄉村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青陽鎮馬家村治理水域面積1.5萬平方米,岸坡綠化5400平方米,營造出優美的水岸一體景觀帶。徐霞客鎮王村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為重點,采用截污導流、清淤疏浚、種植水土植物等措施,消除村莊黑臭水體,提升水體生態功能。青陽鎮下莊壩村通過恢復河流基本功能,修復河道空間形態及水域岸線,建設安全通暢、水清岸綠、健康生態的幸福河。
水系連通、美麗河湖的系統推進,實現了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精準管理。經過治理,不僅水系連通了、水質清澈了,灌溉、輸水、防洪等功能也逐步恢復,實際受益村莊52個,受益人口31萬。王青介紹,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項目二期工程還將完成16條河道綜合整治,建設水美鄉村3個,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