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持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多年在水利部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獲優秀等級,2022年全省用水總量217億立方米,嚴格控制在國家下達我省的用水總量控制目標241.1億立方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4.8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1.5立方米;全省共有國家節水型城市25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119個,均居全國第一。
《實施意見》結合山東推動深化節約集約用水集成改革,在征求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從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健全節水制度政策、推進全社會節水控水、嚴格節水監督管理、提升公眾節水意識等方面,提出七部分21條具體措施。明確到2025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41.1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16%、1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左右,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非常規水利用量達到15億立方米,9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到2035年,節水護水惜水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
節水控水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根據《實施意見》,山東將通過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生活節水、加強非常規水利用、推動合同節水、強化用水定額執行應用、嚴格計劃用水管理等措施,深入推進全社會節水控水。農業節水方面,將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到2025年創建20處節水型灌區,鼓勵發展旱作農業,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業節水方面,以鋼鐵、石化化工、造紙等高耗水行業節水增效為重點,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實現水循環梯級利用。鼓勵園區和年用水量10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設立水務經理。生活用水方面,持續開展節水型單位、節水型高校建設等,到2025年,全省80%以上市級黨政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50%以上縣級黨政機關以及沿黃地區全部市級黨政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全省60%以上高校和黃河流域全部高校建成節水型高校。
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意見》在水利部安排部署基礎上,創新性增加了實施節水督查激勵、鼓勵各市開展用水審計、開展水資源集約節約示范縣創建、推動建立節水服務技術協會、開展全省“節水宣傳月”活動等內容。今年,山東首批獲省級節水督查激勵的濟南、青島、濰坊、威海、聊城5市已按每市200萬元獎勵資金撥付到各市。同時,山東啟動水資源集約節約示范縣創建,2023年首批將創建10個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