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有效遏制因連日少雨所帶來的旱情影響,切實保障晚稻抽穗時節農業生產用水需求,在接到泉溪、桐琴兩地抗旱申請后,縣水務局第一時間進行實地旱情檢查并下發調度令,從9月8日上午8時開始放水60萬方用于抗旱。
記者趕到泉溪鎮王山頭村時,在清溪河邊現場看到,清澈的水流正有序地通過新鋪設的管道,精準流向田間地頭。據現場人員透露,去年,清溪口水庫灌區發生了比較嚴重的干旱,部分種糧大戶損失較重。今年以來,縣水務局未雨綢繆、從底線思維及長期考慮,著手實施建設泉溪、桐琴兩地的應急抗旱提水工程,旨在有效解決清溪兩岸和蘆北溪兩岸的農田農業用水供應問題。“目前,沿線群眾紛紛對工程持肯定態度,并以實際行動支持建設。”王山頭村黨支部書記陳榮表示。
據悉,此次武義縣改變了以往的抗旱思路,另開辟新的水源,本次實施的提水工程在武義江新建了取水池、電灌站并通過PE管道將武義江的水提水4.6公里到清溪、蘆北溪上游農田用于灌溉,發生大的旱情且清溪口水庫水源緊張時,使用電灌緊急提水抗旱。同時,該提水工程是雙向輸水,在清溪口水庫抗旱放水時,在清溪河道上通過PE管道輸水到進水渠,以此代替部分河道輸水,本次清溪口水庫抗旱放水在清溪河道實現了從上游到下游的管道輸水,實現了管道高效、節水、精準灌溉,避免浪費水源,能節約用水。縣水務局工管科負責人胡衛星告訴記者,“這2個項目完工后能有效緩解清溪口水庫灌區農業用水與保供水的矛盾,免除了種糧戶對水資源供應的擔憂,讓大家放心大膽種植,提高農田利用率,為國家社會提供更多的糧食。截至目前,桐琴、泉溪應急抗旱工程管道鋪設已完成總量的80%以上,武義江取水池也正在修建水泵房。”
值得一提的是,桐琴鎮金湖村的農田處于清溪口水庫灌區末端。歷年來是最難放水的,也是耗水量最大的農田,其放水要通過3.5公里的清溪河道,灌溉水源到該村農田需要花費7-9個小時,且存在大量損耗及上游爭搶水源的現象,用水糾紛一直難以解決,現在通過管道輸水,僅需一小時便可通過新增設的PE管道到達農田,有效提高了灌溉效率。“有了這項工程,以后就不必擔心沒有水用來即時灌溉的問題了。”金湖村種糧戶朱偉洪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