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良好、管理規范、供水達標、水價合理、運行可靠”為著力點,全面提升農村供水規范化、專業化、智慧化管理水平,2025年底前,新密市千噸萬人(日供水人口超過1萬人或日供水規模超過1000噸)供水工程全面實行標準化管理。
對標開展進一步全面排查。以鄉鎮為單位,按照《水利部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的通知》明確的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對“設施良好、管理規范、供水達標、水價合理、運行可靠”5個方面25個項目的評價內容和要求持續開展自評,建立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問題清單,8月底前完成排查。
制訂標準化管理推進方案。根據摸排結果,綜合考慮農村供水“四化”、實施水質提升行動、工程標準化管理等工作,制訂鄉鎮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要求、實施計劃和保障措施等內容,9月底前完成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推進實施方案。
推動標準化管理實施。各鄉鎮多渠道爭取落實資金投入,統籌用好維修養護、農村供水水質提升行動、農村供水“四化”等資金,打造具有鄉鎮區域特色的標準化管理工程。健全完善標準化管理制度,分類有序推進全域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管理。
明確標準化管理目標。健全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制度,壓實農村供水保障“三個責任”“三項制度”。2025年底前,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全面實現標準化管理,千人供水工程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其中,今年底前,各鄉鎮分類推進農村供水標準化管理;明年底前,已建千噸萬人供水工程全部通過省級農村供水標準化管理工程評價和認定;2025年底前,水利部農村供水標準化管理工程覆蓋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