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從長江取水的武漢市陽邏自來水廠,改用一墻之隔的發電廠冷凝水,不僅實現了循環利用水資源,還讓水廠、電廠、自來水用戶三方同時受益。這是記者8月1日在陽邏看到的新鮮事。
8月1日上午,記者在陽邏自來水廠采訪,發現與其他自來水廠不同,這家水廠竟然沒有在長江邊修建取水泵房。
“自來水水源來自隔壁的陽邏發電廠”,陽邏供水實業公司經理商新河指著一條管道說,這條管道將陽邏發電廠的冷卻水送至水廠,經過制水成為自來水,供給千家萬戶。
以前,自來水廠在長江邊建有泵站取水。電廠的冷卻水也抽自長江,給發電設備降溫后,又排回江中。
2006年6月,陽邏水廠擴建至5萬噸/日,水廠棄自主取水,改用電廠冷卻水,“當時的想法是節約長江水資源,將一份長江水作兩個用途”。
陽邏水廠一次性省下1000多萬元的取水泵房設備投資。由于冷卻水帶有一定的溫度,制水的明礬和氯用量有所減少,成本降低。
陽邏電廠原來白白排放的冷卻水,賣給水廠后,獲得了直接的經濟收益。
水廠運營2年多來,陽邏水廠的出廠水濁度保持在0.3以下,優于全市的標準值0.5,水質清亮。另外,水管放出的自來水是溫的,冬天洗菜洗衣不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