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飲水設施設備有哪些
學校中用于飲水水質處理、存儲、輸送的設施設備,包括飲水機、水質處理器、開水機及其他開水加熱、儲存容器等。
飲水設施設備放置要求
1.學校飲水設施設備宜放置在室內,如放置在室外應有防雨防曬措施。
2.桶裝飲用水飲水機可在每個教室分散放置或在每樓層飲水處集中放置。如置于教室內,應遠離進門位置,擺放處應有電源插座,通風防塵,周圍環境整潔,避免陽光照射。
3.開水機或水質處理器等宜放置在各樓層飲水處。如水質處理器的水處理設備與飲水終端分開放置,水處理設備放置場地應遠離污染源,滿足維護方便、通風良好、確保通電通水和排水的要求。對飲水安全和日常維護管理實施監控。
學校飲水衛生日常管理怎么做
1.建章立制:建立飲水衛生管理制度,制訂飲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建立由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的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小組。
2.人員管理:配備專職或兼職飲水衛生管理員,直接從事生活飲用水供應、衛生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并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3.索證查驗:對使用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應查驗并索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對使用的消毒產品應查驗并索取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及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供應桶裝飲用水應索取并查驗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供貨單位營業執照、同批次產品水質檢驗合格報告。
4.巡查維護:安排專門人員至少每日對飲水設施設備巡查一次,并做好巡查記錄。
5.清潔消毒:各類飲水設施設備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因寒暑假或節日長假等導致飲水設施設備停用7天以上(含7天),恢復供水前,應對飲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清洗消毒并做好記錄。
6.水質檢驗:
水質不合格處置要求
當水質發現任何指標不合格或消毒裝置等設備故障等可能影響水質時,學校應立即依照次序采取下列措施:
1.關閉進水水源,停止飲用。
2.于飲水設施設備明顯位置處懸掛警示標貼,或通過設備電子屏幕顯示警示信息。
3.進行設施設備維護或維修工作。
4.水質不合格的,前項設施設備維護工作完成后,對不合格項進行復測;因故障可能影響水質而導致停水的,排除故障或設施設備維修后,應再次進行水質檢驗,水質檢驗符合標準的方可恢復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