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水3個月,多次溝通協調,小區供水終于要正常了!太不容易。”西安市碑林區仁厚莊北路蔬菜鹽業公司家屬院的業主說。
先后7次的相關方溝通協調會、坐標和施工圖紙的設計和多次修改、各部門輪番的現場勘測……最終促成小區供水難題的解決。
40年小區管道老化漏水
欠下巨額水費被水司停水3個月
小區的“漫長”的停水開始于2023年2月1日,5月1日恢復供水。
2月23日,《華商報》B02版曾以《管道漏水欠下2萬多水費 60戶居民停水20多天》為題對當時已停水近20天的小區進行報道。負責小區水、電、物業費收取的住戶呂先生憂心忡忡地說,“停水一事牽涉復雜,不知道多久水才能恢復。”
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在接受采訪時說:“該家屬院無物業管理。每月水費由家屬院居民自治小組向我司繳納,內部管網老化,內漏嚴重,自2022年6月至今欠水費20419.3元。為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自2022年6月我司每月向用戶送達催繳通知書,但用戶仍不交納水費,按照《西安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用戶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城市供水企業交納水費。無正當理由超過兩個交費周期拒不交納水費的,城市供水企業應當向欠費用戶發出催繳通知并送達用戶,用戶逾期仍不交納水費的,城市供水企業可以根據合同約定采取相應措施’。我司于2023年2月1日采取相應措施,敦促小區管理單位(中鹽西安鹽業公司)盡快交納水費。”
不過,自來水公司和小區的托管單位中鹽西安公司在采訪中均稱,“會積極協調、幫助居民盡快恢復供水。”
據了解,蔬菜鹽業小區是建成已40余年的居民自管小區,設施老舊,加上周邊環境與建成時大相徑庭,原單位西安蔬菜公司并入西安蔬菜鹽業公司,有中鹽西安鹽業公司托管等客觀事實增加了小區停水問題的解決難度。
“社區組織多次協調會 和居民一起梳理訴求”
小區所屬的東關南街街道互助社區主任劉賽華打開辦公電腦里的一個文件夾,通過一張張照片回顧了整個過程。
她感嘆說:“這不僅僅是敦促相關企業擔起社會責任、盡快恢復供水的事情。但對一個建成40余年的老舊小區來說,推動供水恢復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據劉賽華說,2022年6月起,小區居民發現自來水公司的水費單與入戶抄表的水費差距過大,推斷管道漏水并將相關情況反饋給自來水公司。小區也開始收到自來水公司的補齊所欠水費的通知,并無法正常交水費。
“2022年8月,社區組織小區居民代表召開小區自來水問題的第一次協調會,了解居民訴求。2023年1月18日,社區工作人員上門逐戶了解居民的訴求。”劉賽華說,“2023年2月6日、15日,社區又召開了第2次、第3次協調會,和居民一起梳理訴求。”
最終梳理總結出居民的主要訴求:居民補繳所欠水費;將歷史原因造成的在小區外的水表移回小區內;更換漏水的管道。
各相關方7次協調會 克服圖紙、資金等多個困難 施工順利進行中
“在居民的訴求趨于一致時,社區開始組織居民們與相關自來水公司、托管單位中鹽西安公司進行協商。”劉賽華說,“實現居民的訴求主要涉及圖紙設計、勘測、開挖施工等環節,很復雜,需要一步步來。”
因年代久遠,原水表設計圖紙已無跡可尋,部分居民“排查漏點、維修管道”的訴求已被統一為“更換管道,將小區外的水表移回小區內”。
“這就需要新的圖紙,但自來水工作人員提出:根據相關規定,只有通過西安市勘察測繪院購買小區坐標,他們才能重新設計水表移動的施工圖紙。”劉賽華說,“經了解,西安市勘查測繪員沒有小區的現成坐標圖紙,只能先預約,再由市勘察測繪院的工作人員到小區進行坐標勘察的現場測定。”
2023年3月—6月,先后又開了4次協調會,其中2次還開到了市勘察測繪院和自來水公司,坐標和水表遷移的圖紙也相繼確定。其中,在4月底就漏水產生的費用誰來承擔初步達成一致后,5月1日起恢復了供水。
“同樣是歷史原因,該小區的原水表位于東二環與仁厚莊北路交接點東北角附近的水井內,管道穿建國飯店再進入小區。而水司的新設計圖將原水井和管道廢棄,計劃在小區大門口一水井放置水表,再將管道深入小區的各單元。”劉賽華說,“但因施工牽涉市政道路,相關方案必須得到市規劃部門的批準才能啟動。中鹽西安相關負責人、居民拿著由街道開具的工作函,并最終協調到市規劃局的工作人員與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小區對方案進行現場勘測。”
經多次討論修改,2023年7月1日,自來水公司的水表移入小區施工正式啟動,不到1個星期,施工完成。
7月24日,中鹽西安公司出資12萬余元請來施工隊后,小區的主管道施工也正式啟動。
“為節省成本,施工只是在道路中間挖了個開口,埋入新管道。8月9日,已開始回填。8月14日,已經有一個單元通了水,其他幾個單元的管道正在接入中。”劉賽華說,“自來水公司在最后階段的也推進了小區供水恢復的進度。”
從小區自來水問題基本解決想到的……
小區的供水恢復有了眉目,劉賽華除了高興也一直在總結。
“想總結出一些老舊小區處理同類事情的經驗。 ”劉賽華說,“我覺得,該小區供水即將恢復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意識到管道改造與每個人都有關,不管他們是主動還是被動,只有在思想上有了這些意識,居民才會主動參與,去貢獻智慧與行動。”劉賽華說,“而這對我們社區工作的開展太重要了。”
同時,劉賽華認為,“應為居民搭建訴求表達的平臺,并引導居民們合理表達訴求。”她說,“在該小區自來水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我們社區多次組織召開居民、自來水公司、托管企業等各方參與的協調會,給各相關方面創造溝通、交流的機會。此外,在居民的訴求表達方面,社區工作人員也花了力氣,幫助居民一遍遍梳理訴求,從最初的各抒己見到逐步統一到關鍵訴求上,這也是在與相關企業召開協調會時居民代表能比較充分的表達大家訴求的原因之一。”
對社區工作人員來說,劉賽華認為,“這次事件解決的過程中,一直在提醒我,如果再遇到‘戶表改造’等與居民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時,我們一定要引導居民提前認識到利害關系,爭取引導居民們抓住政策福利。”
小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戶對此頗有感觸。他說:“前些年,我們小區至少2次錯過了免費戶表改造的機會,主要是大家沒有徹底了解政策和可能出現的后果,才造成了現在這種復雜的局面。以后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暖等各類惠民政策,希望社區工作人員能給我們多講、多普及,讓我們能充分認識到后果,才能及時止損啊!”
最后,劉賽華再次感謝“扛起了社會責任的自來水公司和西安中鹽公司”。她說:“盡管在開始溝通階段,因為資金、程序等各種問題,相互之間都埋怨過,但隨著事情一步步的推進,相關企業都擔起了責任,全力且積極推動事件解決,非常感謝他們。”
“當然,作為社區在推動事件解決中,一定要善于借助上級部門如街道、區級包抓單位的渠道和資源。比如,在2月1日至5月1日停水期間,東關南街街道城管科每天調配一輛灑水車免費為居民送水1-2個小時。同時,街道區域發展辦、社會事務科的相關負責人也都多次參與協調、溝通,街道開具的聯系工作函、區級包抓單位東關綜合改造管理委員會提供的聯系渠道和資源都在推動事件解決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劉賽華說,“老舊小區的水電氣暖,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能推動解決一件,就是為居民辦了一件實事,作為社區負責人我是真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