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陰市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項目的重要節點工程,璜塘河西閘站設計引水流量8立方米/秒,設計排澇流量24立方米/秒,當前已順利通過水下工程階段驗收,為下階段機組試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璜塘河西閘站工程完工后,將顯著提升青陽鎮和徐霞客鎮區域水環境調控能力與河網水動力。”江陰市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項目一標段項目經理萬春耕表示。
江陰北臨長江,南近太湖,境內水網密布,共有骨干河道24條、鎮村級河道1000余條。為維護區域水環境安全穩定,近年來,江陰以“一江一灣、三點九線、百疏千美”為綱,持續提升河湖引排、調蓄能力,加快構建“城鄉一體、暢引暢排、集約高效、調度精準”的區域現代水網。
據了解,江陰沿江建有江港堤52.2公里、口門閘站18個,區域內大小圩區103座,其中萬畝圩區6座、千畝圩區77座,圩堤總長度298.12公里,沿江防汛任務較重。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江陰自2021年底正式開工建設新桃花港江邊樞紐工程,該工程于日前順利完成泵站機組試運行。“此次泵站機組試運行順利完成,標志著該工程及機組設備已經可以正常發揮排澇功能。”市防汛防旱服務中心主任劉曉成表示,新桃花港江邊樞紐正式投運后,將與新溝河江陰水利樞紐、定波水利樞紐等共同構成澇水北排長江的“高速通道”,全市沿江口門閘站動力排澇能力將達到545立方米/秒、動力引水能力達到408立方米/秒,極大地提升區域防汛抗旱能力,同時提高供水保障水平、改善城市水環境。
截至目前,江陰已建立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防汛包保責任體系,并完成相應防汛應急預案方案的編制修訂,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持續完善,新桃花港、申港河、石牌港3個江邊水利樞紐加快建設,新桃花港、錫澄運河等9條骨干河道整治有序開展,百河水系連通和千余條全域美麗河湖建設系統推進。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精準管理,正助推江陰不斷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勾勒出一幅人水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