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重實踐水潤八閩 建新功興農惠民”中央主流媒體赴閩集中采訪活動在省水利廳啟動。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興水利、惠民生、促發展”的非凡歷程和輝煌成就,持續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良好工作氛圍,助力全省水利系統進一步深化調查研究、優化治水舉措、提升宣傳力度,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省水利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林捷出席啟動座談會并介紹了十八大以來我省水利發展成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會長梁剛建應邀作了專題講座。

林捷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水利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理念,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的重要治水理念與偉大實踐,推動水利改革發展取得創造性突破、歷史性成就,十項工作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全省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990億元,平均年增速16.9%,實現了從水利小省到投資大省的轉變,連續2年獲得國務院正向激勵。
全省人均蓄水量299立方米,福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從單水源保障邁向大水網支撐,水資源優化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基本匹配。
全國率先全域推進城鄉供水融合發展,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9.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1%;規模化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63.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3%。
國家水土保持示范數量最多種類最全,水土保持率從2012年的90.05%升至2022年的92.79%領跑全國,“長汀經驗”躋身聯合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河湖長制工作連續6年獲得國家正向激勵,河湖長制責任落實等39項改革舉措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推廣清單,全國率先實施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落實農村水電站生態下泄流量。
歷經23年,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2018年8月正式通水,日供水量2萬噸,約占當地供水總量的73%;向馬祖近期供水工程建成投用,實現了海運輸水。
全國率先全縣域全流域開展綜合治水試驗、實現公益性小型水庫專業化管護縣域全覆蓋、實施江海堤防保險經驗全國推廣、開展河湖健康評價,水利建設質量全國考核連續3年躋身A級行列,行業監督管理連續4年位居全國前列。
基本建成“五江一溪”防洪工程體系,升級改造水旱災害指揮決策系統,成功抵御歷年暴雨臺風侵襲,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圓滿完成了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廈門“金磚會晤”期間的防汛抗災保安任務。
率先在城鄉供水、河湖長制工作、水利風景區建設等方面取得立法突破,全國首個《河湖健康評價規范》《獨流入海型河流生態建設指南》等地方標準健全完善,群眾辦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政務服務“網上辦”全面實現。
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水利系統政治生態向好向優,廳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連續3年獲得優秀,機關效能連續5年全省優秀、連續3年名列省直機關前三,駐廳紀檢組連續2屆獲評“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廳機關蟬聯全國文明單位,廳屬單位100%獲評文明單位。
林捷表示
站在黨的二十大新的歷史起點上,未來五年福建水利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三下沉”工作法,建設“一河一網一平臺”,健全完善五大體系。一是堅持全域統籌、社會協同,完善人水和諧、清新自然的生態保障體系;二是堅持以防為主、蓄泄兼籌,完善山海兼顧、安全可靠的洪澇防御體系;三是堅持節水優先、剛性約束,完善集約高效、空間均衡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四是堅持科技創新、數字賦能,完善信息共享、系統完整的智慧水利體系;五是堅持依法治理、精準覆蓋,完善權責明晰、多元共治的綜合治水體系。
會上,省水利廳機關黨委負責人圍繞“統籌謀劃有力、理論學習有章、調查研究有方、推動發展有為”等方面,對廳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了介紹;廳計財處、農水水電處、河湖管理處等有關處室負責人分別聚焦水利投資、城鄉供水一體化、河湖長制等工作,介紹了特色亮點與成效。
在聽取福建水利各項工作介紹后,各媒體記者紛紛提問,針對福建大水網建設、有關糧食安全的農田灌溉系統建設、主題教育“水利豐碑青年談”等特色活動的細節進行了交流提問。
會議還邀請梁剛建作《水利興農的短視頻傳播》專題講座,梁剛建以豐富詳實的短視頻案例,生動講解了短視頻傳播的發展現狀、功能特點以及運用技巧,并就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進一步弘揚水利精神,講好水利故事,傳播水利好聲音,與參會人員作了分析探討。
此次采訪活動為期5天,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新社等中央重點新聞媒體記者,中國產經新聞報、中國水利報、中國環境報、中國應急管理報、中國廣播電視報等其他主流新聞媒體記者參與采訪活動。活動期間,采訪團將采取座談交流、現場采訪等方式,深入福清、莆田、永春等地,實地探訪城鄉供水一體化、再生水利用、河湖長制、“三條”河流建設、水土保持等建設經驗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