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百藏而不言,水潤萬物而不語
大別山,英雄山,大別山下坐英山。英山,大別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全境以中低山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一分鐘,50立方米英山水流進水廠。經過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流程,再經過3道檢測關卡,歡快流向千家萬戶。
每一天,7萬立方米的英山水,歡快地游走在212公里的供水主管道,幸福著40萬英山人民,滋潤著1449平方公里山城大地。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9年,英山縣城鄉供水一體化“5211”工程四座水廠相繼破土動工。(“5211”工程是指以日供水量分別為5萬噸、2萬噸和2座1000噸共4座規模水廠為骨干,從根本上破解供水困局。)陶河水廠當年開工,當年建成通水,日供水953.9噸,成為沿線9個村新的供水生命線。
今日英山,從靠天吃水到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從單一供水向服務全局,通過建設大水源、布局大水廠、聯通大管網,三河聯通,城鄉一體,一管清水進萬家,全力打造農村安飲升級版。
2021年,布局科學、獨具匠心、管理精細的現代化、花園式西河中心水廠竣工通水,水廠占地面積50畝,日供水能力從7000噸提升至5萬噸,受益人口從6萬人到21.16萬人。水廠采用全自動化生產體系,所有制水設施采用遠程操作,是目前制水工藝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的現代化水廠。
百丈河水廠占地面積4畝,日供水997噸,采用重力供水和變頻恒壓供水兩種模式分別向位置不同的用戶供水,同時實現手機、管理后臺對供水設施的全面動態化管理,給當地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水動能”。
東河水廠以紅花水庫為水源,日供水2萬噸,受益人口13.12萬人,滿足了英山東河、南河沿線供水需求。供水新格局基本形成,使城鄉居民飲用水實現了“同管、同量、同質、同安全”的目標。
碧水潤山城,甘泉暖民心
英山大力興建城鄉供水數字孿生應用平臺,用2年時間著力采用1324模式,打造1套數字孿生平臺、2級應用體系、3個數字孿生水廠、“4”預功能。覆蓋全區域、供水工程全鏈條,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把信息化建設、智慧化管理貫穿到城鄉供水全過程。
數字賦能,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打造數字孿生水廠,提供規模化供水。建設智慧水務系統、微信公眾號等,讓數字多跑路,用戶少費力,極大地方便了用水戶,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英山縣城鄉一體化數字孿生項目,可實現生產、運營、服務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英山水利人的責任擔當。
如今,英山各水廠智慧管理平臺,運營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高效運行,水質數據、水量數據等水廠生產、運營信息一目了然,讓“智慧之水”“幸福之水”匯入千家萬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英山全縣面積1438.81平方公里,轄3鄉8鎮、301個村,總人口39.23萬,建有水庫83座,河堰546道,機電泵站112處,總蓄、引、提水量3.2億立方米,隨著城鄉供水一體化“5211”工程全面建成,已經實現了城鄉供水同質、同網、同源、同管理,保障全縣人民喝上了安全放心的優質水。
近年來,英山縣水利和湖泊局先后榮獲湖北省水利系統先進單位、湖北省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成績突出集體、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春風浩蕩滿目新,揚帆奮進正當時。英山縣水利和湖泊局一班人以規模化、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寫好“水文章”,以全力促進鄉村振興為己任,繪就城鄉供水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