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大皇山再生水廠(一期)建設工程現場,工人們頂著烈日,在箱體的頂板上扎著鋼筋,兩臺大型塔吊高效運轉,施工現場如火如荼。
“目前,大皇山水廠項目現在已經進入箱體的主體施工階段。高峰期工人有160人左右,我們計劃8月底完成箱體的主體封頂,今年底完成水廠的試運行目標,明年初完成水廠竣工驗收。”桂林新區“管、網、廠、河、湖”一體化生態修復工程項目質量總監楊金星說。
據了解,桂林新區“管、網、廠、河、湖”一體化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4.877億元,已完成投資1.478億元,包括大皇山再生水廠(一期)建設工程,臨桂城區排水管網修復工程、環城水系水體治理工程等建設內容,其中,大皇山再生水廠(一期)建設工程,用地面積約4.3萬平方米,為半地埋箱式再生水廠,采用的是一體化治理和下沉式再生水廠的建設模式,設計處理規模約6萬立方米每天,箱頂面建設景觀綠化、市民休閑、運動場、臨時停車功能區,建成后將有效收集城市污水、擴大污水處理容量,減輕污水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影響。
位于秧塘工業園區的醫學院片區防澇整治工程,項目總投資1889.5萬元,于去年9月開標,主要建設內容是土石方工程,明渠、箱涵砌筑工程,路面恢復等工程,建成后將極大改善醫學院片區積水內澇問題。
醫學院片區防澇整治工程(標段I)現場管理人員江昌駿說:“目前已經完成投資1350萬元,占合同金額的69%,預計9月初完成項目建設。”
桂林新區相思江防洪排澇提升工程項目27個子項目已全部完成招標,涉及防洪排澇、水系連通、截污治污、濕地保護、生態修復、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文化旅游,項目將通過疏浚、拓寬相思江流域河道,修復分洪蓄水堰壩,水系連通,提高轄區水域防洪排澇能力,同時,通過建設城市截污、治污管網工程,全面提升雨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極大改善桃花江、相思江、會仙濕地水質和新區的生態環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