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聞網記者: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以一湖兩海為重點,著力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恢復,河湖面貌得到了顯著改善,下一步在鞏固治理效果復蘇河湖生態中,還將做好那些重點工作?
自治區水利廳河湖處處長劉兵正:下一步,我廳將繼續全面貫徹黨中央和自治區決策部署,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統籌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治理,以河湖長制為抓手,以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和生態復蘇等為重點,不斷強化河湖生態治理和規范化管理,推動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一是壓實做細河湖長制。按照《河長湖長履職規范(試行)》要求,進一步壓實各級河湖長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責任,推進各級河湖長細化履職任務,規范履職行為,發揮履職作用。嚴格執行河湖長動態調整和河湖長責任遞補的規定,確保“換屆年”責任不脫節、任務不斷檔。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強化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健全“河湖長+”部門協作機制,嚴格落實“一問題兩單制”,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強化河長辦組織、協調、分辦、督辦職責,推動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嚴格落實河湖長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應用,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二是不斷強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鞏固完善河湖管理范圍劃界成果,抓好重點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實施,確保重要江河湖泊規劃岸線保護區、保留區比例總體達到50%以上。指導監督各地按照審查權限,嚴格依法依規審批涉河建設項目和活動。督促各地加快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涉河湖問題整改,按時完成問題整改及銷號驗收等工作。
三是加快推動河湖生態復蘇。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強黃河河道有關問題整治,持續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和高稈作物禁限種。繼續抓好“一湖兩海”及察汗淖爾等重點河湖水生態保護治理鞏固提升,加強生態脆弱區生態補水。繼續開展西遼河流域生態調度,逐步恢復西遼河全線過流。制定西遼河、岱海母親河復蘇“一河(湖)一策”方案,有序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全面推進河湖健康評估工作。
四是統籌推進河湖生態保護治理。完成全區重點跨旗縣河流水量分配,落實河流重要斷面下泄水量和生態流量保障。加強節水和水資源優化配置,退減擠占的河湖生態用水,開展重點河湖、濕地生態補水,保障河湖生態流量,維護生物多樣性。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繼續實施地下水水位通報、會商約談、限審限批措施,統籌“節、控、換、補、管”措施,鞏固已銷號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成效,抓好3個大型超采區綜合治理,按期實現采補平衡。加強河湖監管巡查,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配合生態環境廳開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強河道河湖清淤整治清障、生態整治修復、水系連通,改善河湖水循環和水動力條件,恢復水清岸綠的水生態環境。
五是不斷提升河湖信息化監管水平。完善河湖長制管理信息平臺系統,持續加強與氣象、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的合作,推動利用遙感等技術對河湖有關問題的識別、預判和監管,對侵占河湖問題快速響應,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