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全面提升現代水網綜合效益的意見》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6-30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  瀏覽次數:689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

    印發《關于加快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

    全面提升現代水網綜合效益的意見》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全面提升現代水網綜合效益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單位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加快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全面提升現代水網綜合效益的意見》全文如下:

    2022年8月,我省被水利部確定為黃河流域唯一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加快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全面提升現代水網綜合效益,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原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水網﹢”行動,構筑水安全保障網、水民生服務網、水生態保護網,建設水美鄉村示范帶、內河航運示范帶、文旅融合示范帶、綠色發展示范帶,推動形成“三網四帶”總體格局,提升現代水網綜合效益,為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撐。到2025年,省級水網覆蓋范圍達到88%以上,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任務基本完成。水安全保障更加堅實,重點防洪保護區、重要河段達到規劃防洪標準,5級及以上河湖堤防達標率達到77%以上;水民生服務能力全面增強,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90%;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不低于69.9%,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清零;水網融合拓展領域日益寬泛,四個示范帶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水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綠色發展新業態逐步形成。

    二、聚力“水網+防洪安全”,筑牢水安全保障網

    1.加快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圍繞“一軸三環、七縱九橫、兩湖多庫”總體架構,加快實施一批控制性樞紐工程。論證實施東平湖蓄滯洪區綜合治理工程,加高加固金山壩,實現老湖區分區運用。加快青島官路、煙臺老嵐、臨沂雙堠等水庫建設,加快推進濟南太平、威海長會口、聊城大沙河等14座大中型水庫及南四湖退圩還湖等工程前期論證。常態化開展工程安全鑒定,2025年完成濟南鵲山等8座中型病險水庫及濟寧泗河星四攔河閘等14座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

    2.系統推進河道達標提標治理。以流域為單元,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實施河道綜合治理,暢通“七縱九橫”省級水網主骨架。推動黃河“二級懸河”和下游灘區綜合提升治理,加快沂河沂源段、徒駭河聊城段等大型河道重點河段治理,2025年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長度1800公里以上。實施重點山洪溝治理,2024年完成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沿運片邳蒼郯新片區治理工程。加快推進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提標、漳衛河防洪綜合治理等工程前期論證。

    3.全面落實防汛非工程措施。完善省級水網水文監測體系,提檔升級傳統監測感知網,提高監測預警精準化水平。加快數字孿生水網建設,挖潛湖庫閘壩調蓄能力,搭建現代水網聯合調度指揮系統,統籌實施汛期聯合調度,提高水網智能化管理調控能力。完善極端天氣預報預警和公共服務設施防洪排澇應急響應機制,建立完善流域、區域、城市協同匹配的防洪排澇體系。加強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提升應對風險水平。

    三、聚力“水網+民生改善”,織密水民生服務網

    4.謀劃實施引調水工程。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實施棗莊巖馬水庫引調水等一批引調水工程。加快推進南四湖水資源利用、沂沭河雨洪資源利用東調等工程前期論證。根據國家水網建設總體布局和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前期論證工作,優化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境內工程布局,適時啟動省內配套工程規劃建設。

    5.持續加強農村供水保障。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按照省級推動、市級統籌、縣級落實原則,堅持全域化謀劃、項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市場化運作,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在平原地區重點建設大水廠、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在山丘地區重點建設區域規模化供水工程,建立省市縣三級水質監測體系,提升農村供水水質。

    6.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一批集中連片、渠系貫通、節水高效、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2025年完成位山等25處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規劃建設一批中型灌區。開展6處數字孿生灌區試點。實施寧津縣和豆腐窩灌區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國家級試點。開展大中型灌區水質監測,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和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推動農業生產減肥減藥品質提升。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和農業節水技術,發展旱作農業。深入實施國家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到2025年,全省高標準農田建成7791萬畝,穩定保障1100億斤以上糧食產能。

    四、聚力“水網+生態環保”,構筑水生態保護網

    7.鞏固提升水環境改善成效。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有序推進入河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加大重點流域綜合治理,確保南四湖、東平湖湖區優良水體比例穩定保持在100%,黃河流域Ⅴ類及以下水體實現動態清零。強化飲用水水源地監管和評估,深入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保障全省飲用水安全。發揮河湖長制作用,壓實部門責任,實現農村黑臭水體有效治理。

    8.充分發揮水生態要素作用。以“讓水流起來,讓河活起來”為目標,強化重點河流水量保障。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開展大運河等重點河湖濕地生態補水。加快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實施黃泛風沙區預防保護、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工程。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施黃河三角洲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等項目,到2025年,基本建立以黃河口國家公園為主體、各類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保護體系。逐步提高非常規水利用比例,加快龍口裕龍島等海水淡化重點工程建設,支持推進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拓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試點領域。在保障防洪安全、生態安全前提下,做好引黃泥沙綜合利用。

    9.切實加強地下水管理保護。2024年完成新一輪地下水超采區、禁采區、限采區劃定,優化調整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方案。從嚴開展水資源論證,限采區逐步減少地下水開采量。以嚴重超采區、南水北調東線干線工程沿線受水區等為重點,實施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加大水源置換力度,探索推進利用地表水、外調水等水源回補地下水。2025年,完成淺層地下水超采治理階段性目標任務,基本停止深層承壓水開采。

    五、聚力“水網+鄉村振興”,建設水美鄉村示范帶

    10.加快打造美麗幸福河湖。堅持全區域、整流域治理,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美麗幸福河湖。2025年,全省美麗幸福河段長度不少于5000公里,其中縣級以下不少于2000公里,力爭實現美麗幸福河湖縣域全覆蓋。探索河湖生態價值轉化,提升河湖治理保護能力和水平。

    11.推進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加強區域水系連通,完成濟南東部水源四庫連通、德州市水系連通等工程。采取水系連通、坑塘整治、人文景觀設計等措施,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水美鄉村,完成廣饒、東平、榮成、莒南、齊河等地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任務。

    六、聚力“水網+交通運輸”,建設內河航運示范帶

    12.統籌規劃水利工程與交通工程。在水利發展相關規劃中統籌考慮內河港口、航道布局,在綜合交通運輸規劃中統籌考慮河湖堤岸公路建設。協同推進水網與內河航運融合發展,銜接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布局,統籌實施京杭運河濟寧至東平湖段航道升級改造,實現成本節約與水資源綜合利用。

    13.協調兼顧防洪輸水航運調度。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根據流域防洪規劃要求和引調水需求,做好防洪調水與航運保障等工作。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航運用水需要,最大限度保障通航常態化。加強內河船舶與港口污染防治。

    七、聚力“水網+文化旅游”,建設文旅融合示范帶

    14.充分挖掘水文化潛力。加強戴村壩、南旺樞紐等水利遺產保護與利用,謀劃建設一批遺產保護標志性工程。深入挖掘豐富黃河、大運河、引黃濟青等文化內涵。將水文化理念融入水利建設全過程,支持建設水文化展示場所和水情教育基地,到2025年,建立水文科普教育基地10處以上,建立省級水情教育基地15處以上,爭創國家級水情教育基地2處以上。

    15.推動水利風景區集群發展。以重點河湖庫為載體,串聯河流水系沿線特色景區,形成水利風景區風光帶。以黃河、大運河、小清河等為重點,統籌河、湖、庫、渠、塘等水利風景資源,打造水利風景區集群。

    16.培育壯大涉水文旅市場。圍繞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旅游帶等,推出一批高品質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塑造“沿著黃河遇見海”、“水美沂蒙”等品牌。因地制宜打造水利旅游景區景點。

    八、聚力“水網+產業發展”,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帶

    17.“以水定產”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嚴格落實水資源論證、節水評價等制度,持續完善用水定額標準,強化計劃用水管理和主要節水指標管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扶持節水服務技術和產業發展,積極推廣應用節水科技成果產品,培育一批節水服務企業。落實節水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優先支持節水項目。

    18.加快水利機械裝備制造及抽水蓄能產業發展。支持企業、科研機構研發制造各類水工機械、優質輸水管材等,培育一批骨干水利設施設備企業。支持濟南、東營等市重點發展高濃度工業廢水處理、污水分散式處理和成套化技術裝備產業。加快抽水蓄能產業發展,推動濰坊、泰安二期、文登等抽水蓄能電站在建項目按期建成投運,加快萊蕪船廠、棗莊莊里、五蓮街頭、蒙陰華皮嶺等抽水蓄能項目實施。2025年,全省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到400萬千瓦左右。

    19.推進飲用水產業和生態漁業發展。鼓勵發展直飲水、桶裝水、瓶裝水等產業,支持發展一批競爭力強的飲用水企業。在保障防洪安全、水質安全、工程安全,服從防汛指揮調度、非常情況下水資源調度的前提下,遵循“人放天養、以魚養水”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湖庫大水面增殖漁業。科學規范發展休閑垂釣、休閑餐飲等業態,打造集漁業生產、觀光旅游、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觀光生態漁業基地。

    九、保障措施

    20.加強組織領導。省級層面建立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壓實目標責任,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共同推進先導區建設。市縣兩級要結合實際,建立相應工作推進機制,及時研究解決相關問題,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21.加強資金籌措。健全政府主導、金融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多渠道投融資機制。對河道治理、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公益性水利工程項目,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力度。鼓勵支持社會資本投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22.加強用地用海保障。加強重大水利規劃跨部門協調,各級國土空間規劃要充分考慮現代水網建設需求,預留水利基礎設施發展空間。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規定縮小用地預審范圍,簡化用地預審審查,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先行用地。在符合海域管理政策的前提下,保障重大水利工程用海需求。

    23.加強改革創新。探索開展我省管理的骨干調水工程、重大樞紐工程等省級統一調度管理改革。深化水價改革,完善水價形成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階梯供水價格體系。深化用水權改革,探索建立省級部分水資源收儲機制,積極推動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強水利科技創新,強化技術集成應用,提高科技支撐水平。

    · 24.加強工作激勵。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加強山東現代水網建設的決定,推進省市縣三級水網高效協同融合。組織開展省現代水網示范區建設,對推進力度大、成效明顯的地方和單位,在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导航一精品导航站|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大bbwbbwbbw| 99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兄妹在线观看麻豆| 9久9久女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9i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 国产69精品麻豆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ⅴ|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91麻豆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