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傳來!5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關于命名第十一批(2022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公告》,西寧市榜上有名,被命名為第十一批(2022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之一,成為青海省首個國家節水型城市,走出了一條青藏高原半干旱重度缺水地區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具有西寧特色的節水實踐之路。
國家節水型城市是城市節約用水工作的最高榮譽稱號,節水型城市建設是挖掘城市節水潛力、提升用水效率、節能減排、提高優質水生態供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把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作為推進高原美麗城鎮省部共建和聚力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的重要內容,在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社會示范區”“省級節水型城市”基礎上,不斷向高標準看齊,錨定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工作目標,強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推動典型示范、全民參與,全社會節水意識和節水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完成了節水型城市創建的9項申報條件、6項生態宜居、10項安全韌性、4項綜合類評選指標。截至考核評價年末,我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為96.4升/人·日,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計劃用水率為90.49%,自備水計劃用水率達到100%,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市場抽檢合格率達100%,節水型企業覆蓋率72.96%,市區共創建215家省級節水型單位、182家省級節水型居民小區、3所節水型高校、11家節水型工業企業,在全省率先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城中區人民政府、城西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3家節水型單位被命名為國家級“水效領跑者”,青海建筑技術職業學院入選全國首批節水型高校典型案例,“水效領跑者”引領效應不斷凸顯。
通過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西寧市在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強化節水載體建設、構建城市節水信息系統等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積極構建了人水和諧共生新格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贏得空間,為打造生態安全屏障新高地蓄勢賦能,以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破解“水困”,實現節水與增效同頻、綠色與發展共振,以全面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為青藏高原地區開展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成功創建,不僅為我市增添了一張亮麗名片,更彰顯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我市將站在新起點,進一步鞏固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成果,繼續加強節水基礎工作,完善節水管理體系,不斷推進水資源的綜合、循環、高效利用,為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上走在前作表率貢獻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