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岳陽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華容縣落實“轉、聯、提、干”要求,將治水作為縣域發展“六大關鍵”之一,堅持“三全”思路,筑牢農田水利基石,縣域發展加快從“為水而困”進入“因水而興”“向水而強”新階段。 2022 年,華容縣成功承辦全市水利、農業、鄉村振興現場會,水利建設獲得省政府真抓實干表揚激勵,再次獲評“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為華容縣糧食安全生產、鄉村振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鏈條履職 凝集工作合力
深耕“機制”,協同發力。華容縣優化體制機制,探索建立了“全鏈條”管理機制,鍛造出一支具備一定政策水平、堅持依法辦事、善于做群眾工作、甘于奉獻、敢闖敢拼的“帶頭人”隊伍,合力繪就鄉村振興新局面。
凝聚合力,發揮領導班子“領頭雁”作用。華容縣成立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縣水利建設指揮部,安排32名縣級干部聯系鄉鎮,14個鄉鎮均成立了相應機構。
抓實舉措,嚴格考核。華容縣制定出臺年度農田水利建設實施方案、考核辦法、評分細則、獎補辦法等“一攬子”措施,確保工作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將農田水利建設納入綜合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嚴格對照目標任務進行考核,以真獎實罰促真抓實干,去年6名水利干部因業績突出被重用或提拔。
目前,華容縣聚焦“全鏈條”管理,凝聚合力、嚴抓考核,已形成主要負責同志掛帥、水利牽頭、鄉局聯動的農田水利建設工作格局, 鍛造了一批批踔厲奮發、深入一線的“帶頭人”隊伍。
全過程管控 推進項目建設
以項目建設為契機,切實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工作質量與效率,華容縣加強對項目資金保障、督查調度、質安約束等方面的全過程管控,有效促進了水利農田項目管理、項目集約節約等方面工作。2022年,華容縣共實施項目27個,完成項目24個。
深化“全力爭資、多措融資、群眾籌資”,著力破解資金瓶頸。2022年,華容縣水利建設共投入 7.6 億元,其中爭取上級資金4.7億元、到位專項債1.8億元、縣級配套0.8億元、群眾籌資 0.3 億元。
逐個項目制定“四四表單”,明確工作任務、時間節點、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華容縣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實行“一 周一調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講評”,對進度滯后的項目,及時會商,精準施策,保證進度。
此外,華容縣嚴格落實在建工程“四級監督+三方檢測”,及時發現整改問題。對整改不力的,取消獎補資格,視情況采取約談、曝光、列入黑名單等措施。
華容縣對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的日常資金保障、督查調度、質安約束等方面的全過程管控,為華容縣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筑牢基石,為全市農田水利項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提供“華容實踐”。
全方位提升 發揮綜合效益
糧食安全,關系國家經濟的大賬本、國家安全的大戰略。同時,水利安全,是糧食安全生產的核心邏輯和重要保障。華容縣做足“水利+”文章,充分發揮水利保障,促進農業產業完善發展,確保華容縣農業產業實現效益最大化。
書寫“水利+高標準農田”文章。去年,針對歷史罕見旱情,華容縣建成高標準農田8.5萬畝,累計建成71.9萬畝,發揮了抗旱保收的重要作用。利用北部補水二期等工程,打抗旱井350口,補水2億多立方米,實現糧食總產58.6萬噸,再次獲評“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
書寫“水利+特色產業”文章。華容縣充分挖掘涉水經濟,賦能鄉村振興,如治河渡鎮依托蓄洪安全區建設,打造白蓮湖公園,已吸引游客達10余萬人次,村集體通過土地租金等實現年收入20萬元以上。
書寫“水利+生態環保”文章。華容縣先后實施易澇區治理、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等重大項目,去年東湖水質全年穩定在Ⅴ類,嚴家河、東山水庫、華一水庫被評為省“美麗河湖”。
書寫“水利+要素運營”文章。華容縣根據本地實況,積極探索碳指標、土地指標開發與蓄洪安全區建設結合的路徑,努力形成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民生保障,水利先行。華容縣積極實施水利建設系列工程,給力民生水利事業發展,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防汛抗旱、鄉村振興等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全方位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譜寫了華容縣民生水利新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