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去年,這里約8萬畝麥田的灌溉主要是靠雨水、靠天吃飯。原來,這里距離渤海灣約有20公里,由于受海水長時間入侵等影響,地下淡水資源匱乏,土地鹽堿化較為嚴重。莊稼產量低,土地對外承包價格低到了每畝200元左右,仍然無人問津。耕地廣種薄收甚至撂荒成為這里的常態,也成為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的最大瓶頸。
“咱這是鹽堿地,以前的漩河沒有水,農田灌溉是最大的難題。”5月12日,卜莊鎮柳家村村民柳先生望著自家麥田感慨道,現在引來了膠萊河水,引水渠直接連到地頭,有了充足的水源灌溉農田,今年肯定是大豐收。
村民口中的引來膠萊河水,就是卜莊鎮去年實施的“引膠入漩”工程。
為了有效解決灌溉用水問題,從鹽堿地里找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解”,多年來卜莊鎮一直將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來抓,并多次組織專家進行專題調研。
經過多方走訪調研發現,近兩年雨量較為充沛,卜莊鎮東部的膠萊河防潮蓄水閘每年可攔蓄下大量的淡水資源。卜莊境內漩河縱貫南北,全長約9公里,覆蓋干支渠16條,加上東西防滲河,如果把膠萊河的水引入漩河,便能有效解決周邊鹽堿地的灌溉問題。
“以前,因為缺少淡水資源沒法從地下抽水澆地,我們有時會繞很遠的距離從濰河引水灌溉,所以卜莊的灌溉體系較為成熟。如果對有關干支渠進行疏浚、治理,實施‘引膠入漩’項目,將極大便利農戶澆地。濰河則可以作為這個項目的補充水源,形成東西均可引水、蓄水的灌溉體系。”卜莊鎮水利站退休干部任在祥說。
2022年7月,“引膠入漩”工程正式動工,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的模式,總投資1.01億元,實施漩河補水、灌溉引水等工程,修繕設施、治理鹽堿、固土蓄水。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這項造福百姓的工程于今年3月順利完工。
“項目實施前,這片土地流轉價格是每畝一年約為100-500元,現在平均能達到1000元。”卜莊鎮黨委副書記褚澤龍算了一筆經濟賬,工程投入使用后,預計小麥每畝可增產400斤,年可增加效益3840萬元,而且村民還可以種植小麥、玉米之外的高效經濟作物,受益村莊31個、農戶7600戶。(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