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公布全國第一批
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名單。
海寧上塘河灌區入選第一批試點灌區,
南潯區入選第一批試點縣(區)。
入選首批試點后,
這兩地下一步有什么行動?
一起來看—
—
海寧上塘河灌區
推進改革 工程先行
海寧基于上塘河平原河網灌區灌排體系特點,沿灌區骨干渠系布局,新建上塘河東閘、太平河閘站,改擴建譚家埭排澇閘,升級改造農業灌溉泵站及配套設施,上塘河灌區數字孿生平臺建設等,優化灌排工程網絡、管理服務網絡和生態文化網絡。
上塘河灌區耕地
深化機制 多點發力
● 深化農業水價形成機制,開展用水戶水費承受能力分析,基于現代化灌區建設情況,更新灌溉水價。
●深化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機制,加強分級銜接,形成灌區管理單位深度參與灌區內精準補貼考核、節水獎勵核算工作機制。
●深化灌區建設和運行管護機制,推進標準化管理創建,打造骨干工程精品管理樣板。此外,充分發揮灌區實訓中心作用,輸出管理人才。
● 深化用水管理機制,與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合作,共享科研成果;應用灌溉試驗觀測點科研成果,形成科學實用的灌溉用水定額;利用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節水技術和機制,進一步推廣蓄雨薄露灌溉技術。
● 深化投融資建設與管理,結合海寧特色產業優勢,與上市公司開展合作,同時充分利用投融資平臺,落實建設管理資金。
南潯區
把握機會 深化改革
近年來,南潯以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抓手,發力現代化灌區工程建設。通過完善“四項機制”機制和投融資機制等改革措施,基本實現“現代化灌區全區推進、物業化管護全域覆蓋、水費收繳全面實施、用水計量全數在線、社會資本全力引進”的目標,全力打造“設施完善、節水高效、管理科學、生態良好、數字賦能”的豐水區現代化灌區樣本。
發揮優勢 完善機制
按照“一區三核”布局,南潯發揮浙江省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縣作用,集中連片灌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通過深化水價形成機制、規范水費收繳制度、創新農田水利管護模式、完善獎補制度、強化農業用水管理等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依托“四大”國有平臺公司,探索形成“農田經營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模式、“1+N”物業化農田水利管護機制等,創新農田水利投融資方式促進全區現代化灌區建設。
練市鎮召林村飛杰農場噴灌
總結經驗 打造樣板
試點實施后,力爭在改革期間取得顯著的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建設成為江南平原河網現代化灌排體系示范樣板。特別是將浙江省村集體經濟組織獨資、多村聯合投資等形式下打造的市場化運營特色品牌“強村公司”,引入參與到灌區農田水利管護的新模式,將為南方豐水區推行深化農業水價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南潯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美麗鄉村數字化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