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嘩啦啦……”近日,在大通縣東風提灌站,泵站設備正在工作人員的控制下有條不紊地將北川河的水運送到地勢更高的農田進行灌溉。作為我省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相結合的綜合性農灌工程,大通縣北川渠承擔著大通縣橋頭、黃家寨、長寧、景陽4鎮和西寧市城北區26個行政村及部分國營場站、機關等單位的灌溉和供水任務。
“我們已經實現了智慧灌溉,視頻監控設備與手機APP可實時監控閘門開啟高度及水位流態變化,為安全供水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大通縣北川渠管理所所長鄭國財介紹,目前灌區骨干工程全部實現斗口及以下計量供水,安裝一體化超聲波遙測水位計58套,已達到斗口精準計量,用水數據實現遠程實時傳送,信息化數據管理平臺能夠及時收集儲存各流態用水總量和用水數據,為分析掌握和及時調整用水狀態提供了科學依據。“這幾年通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節水型灌區創建、水利工程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灌區水利設施逐步向信息化、智慧化過渡,節水效果明顯,近年來累計實現節水300萬立方米左右,節約下來的水可以滿足1萬余畝耕地灌溉一輪。”鄭國財說。
走進海南州貴德縣河西鎮上劉屯村,潺潺黃河水正流進農田、滋潤著翠綠色的麥苗。“拉西瓦灌溉工程不僅解決了我們用水難的問題,工程引入的黃河水水質還特別好,不僅提高了農田的產量,還助推了增產增收。”當地村民高興地說。
得益于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工程在青海的山壑水間陸續建成并投入運營,我省春灌工作正有序推進。目前,已完成灌溉面積130.48萬畝,供水量1.52億立方米,其中中型灌區完成灌溉面積97.63萬畝,占計劃灌溉面積的59%,供水量約1.15億立方米;小型灌區完成灌溉面積32.85萬畝,供水量約0.37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