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防汛神器”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田育臣 通訊員 王騫 文圖
“鄭東新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各成員單位啟動Ⅰ級應急響應行動!”5月6日,鄭東新區九如路跨龍湖橋東南角,隨著一聲令下,鄭東新區2023年度城市防汛應急演練正式拉開序幕。現場,一臺“吸水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作為新晉“防汛神器”,這家伙1小時能喝掉3000噸的水。據了解,目前鄭東新區每小時的排澇能力已達5萬立方米。
半米高的“吸水機器人”
當天上午8點半,鄭東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局)組織鄭州市東象市政設施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鄭新東啟建設有限公司、河南東越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三家市政管養單位隊伍60余人,配備7臺大型排澇車、44臺不同種類的中小型移動水泵,在現場集結完畢。9點鐘,隨著鄭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寶安一聲令下,演練正式開始。
“報告,鄭州市氣象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3小時內鄭州市區、航空港區、新鄭、滎陽降水量將達10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范。”鄭東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接到氣象預警立即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各成員單位按照防汛應急預案要求,自行啟動Ⅰ級應急響應行動,按照既定預案開展應急工作。
一幕幕緊張而有序的演練畫面上演:各管養單位搶險人員、排澇車輛和設備迅速集結到位,立即對積水區域使用伸縮圍欄進行隔離,擺放爆閃警示燈和警示牌,安排專人進行值守,防止人員誤入。排澇搶險車和水泵下放泵頭,連接水帶,固定出水口,啟動抽排模式,開始抽排作業,臨時把兩個不同雨水系統進行連接,從而緩解其中一個雨水系統的積水……
在現場,一個半米高的“吸水機器人”,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這個機器人自行從一輛防汛車上沿金屬斜坡下到地面,又爬下階梯來到湖邊。這個過程,全程由人遠程遙控指揮完成。鄭州市東象市政設施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一臺3000型“龍吸水”子母式大流量排水搶險車,由母車與子車構成。其中,吸水機器人就是子車,是一臺完整的橡膠履帶式排水泵站,由橡膠履帶底盤、液壓驅動水泵及液壓泵站系統及液壓管路、控制系統等組成;防汛車是母車,集成了液壓系統、油管絞盤、水管絞盤、電控單元等。作為子車的吸水機器人,通過外接油管接口與母車相連組成一個排水車系統,可實現高效排水。
鄭東新區現有最大排水能力的設備
“該車輛是鄭東新區現有最大排水能力的設備。相比傳統排水機器1小時只能抽50多立方米,大功率‘龍吸水’1小時能抽3000立方米的水。”上述負責人介紹,這臺3000型“龍吸水”子母式大流量排水搶險車具有自動化水平高、無需外接電源、操作簡單、占地少等優點,大大提升了搶險速度和效率,可廣泛應用于地下車庫排澇、地下通道、高速公路隧道、涵洞、地鐵、廠礦及其它低矮環境,以及不適宜人員進入的排水場合,為城市防汛抗澇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在防汛應急演練現場,記者看到,兩臺10余米高的管道,正向遠處噴出兩股巨大的水柱,遠遠望去,宛如一條銀白色的長龍。
“本次演練,是對鄭東新區防汛應急準備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驗。”鄭東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