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菏澤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建成,菏澤電廠就積極申請用這些中水”,山東省菏澤市副市長黃秀玲告訴記者,按照縣縣有一個中水回用工程的規劃,菏澤市未來將有1/3的污水變成中水被回收利用,令人頭疼的污水將成為寶貴的資源。
齊魯環保世紀行記者7月11日在菏澤市采訪獲悉,為有效保護環境,該市提出“經濟欠發達,環保不能欠發達”的發展理念,加大環保投入力度,至2007年9月,全市1區8縣9座污水處理廠全部經省環保部門驗收正式運營,建設規模為39.5萬噸/日,運行規模為33萬噸/日。目前,該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污水處理廠滿負荷運轉率達到70%以上。實現管網配套后,全市所有污水將全部被處理。
為充分利用資源,有效降低COD、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污水處理企業收入,進一步緩解污水處理企業經費不足問題,在9座污水處理廠正式運營后,市政府決定上馬建設中水回用工程。自去年9月份開始,投資1.2億元,用了3個月的時間,建設完成了9座中水回用廠,建設規模達到日產中水13萬噸,占全市9座污水處理廠外排廢水的1/3強。
目前,9座中水廠已全部落實中水用戶。其中菏澤市中水廠將于8月份向菏澤電廠正式供水,巨野、東明、鄆城、單縣、定陶5縣年底前可實現供水。其他3縣也正在進行配套建設,明年上半年有望供水。該市負責人稱,每日13萬噸的中水回用,可有效減少全市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全市環境容量將進一步提高,將成為全省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山東省環保局有關人士稱,有1/3的污水實現資源化,在全省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