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江(庫)共跨南寧市良慶區、江南區、邕寧區、欽州市欽北區、防城港市上思縣等三市五縣區,是典型的跨行政區劃流域。八尺江(庫)流域作為三市的重要水源,其水質事關流域內眾多居民的生產生活和當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其中八尺江新蘭段飲用水水源是“千噸萬人”鄉鎮級水源地,位于八尺江邊的良慶水廠負責向良慶鎮新蘭、新團、綠繞、壇澤等3萬多村民提供日常飲用水。
“以前江面覆蓋了大片的水葫蘆,水都是黑色的,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受到了影響。”黃雪蘭是良慶區的人大代表,也是良慶區良慶鎮新蘭村的村民,她介紹說,村民喝的水、澆菜的水,都是用八尺江的水,水葫蘆污染了八尺江,給村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2020年11月,良慶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發現,良慶區八尺江河面水葫蘆泛濫嚴重,河面造成堵塞,八尺江新蘭村水源地水質受到污染的線索。
“我們在發現該案案件線索后,積極向南寧市檢察院請示報告。南寧市檢察院高度重視,充分發揮上下一體化辦案機制,把解決新蘭村八尺江水源地污染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工作之一予以推進,全程指導我院及時履行檢察監督職能,召集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案件磋商并制發檢察建議,促使形成履職合力。”良慶區檢察院檢察長何曉瑩介紹。
良慶區檢察院通過檢察辦案和發揮“河長+檢察長”工作協作機制的優勢,協同推動出臺《八尺江“流域共治”長效機制實施方案》《良慶區江河湖庫專管巡查水質整治工程試點方案》,建立常態化保護機制,推動跨區劃流域保護訴源治理。2021年以來,通過治理,共清理水葫蘆共13215.5噸,面積達631579平方米,同時依法整治了流域內違法畜禽養殖、生活和養殖污水偷排直排,河道垃圾等公益受損問題,八尺江流域水質改善明顯,保障了沿岸居民飲水安全,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同時,良慶區檢察院創新建立“八尺江‘流域共治’長效機制”,積極推進南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制定《八尺江“流域共治”長效機制實施方案》,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八尺江流域綜合治理。機制建立后,良慶區人民政府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水葫蘆整治、巡河等常態化工作。
在八尺江流域綜合治理前期取得成效的基礎上,良慶區檢察院還應用衛星遙感技術建立八尺江流域公益保護數據監督模型,實現對全流域高效持續跟進監督,長效鞏固辦案成效,為該流域的生態保護裝上“天眼”。
“‘南寧一號’衛星每90分鐘繞地球飛一圈,每天繞地球飛16圈,一年下來就獲取了海量的衛星遙感數據。”何曉瑩介紹,依托于衛星遙感海量數據、區域的地理定位數據和諸如一級飲用水源區、生活污水或工業污水排放區域圖等地理信息矢量數據等,通過上述數據碰撞,衛星遙感技術公司就能夠建立特定領域的衛星遙感公益訴訟監督平臺。
該平臺框定特定區域后,可查看該區域歷史的遙感影像數據,從該歷史數據中,就有可能發現線索,如耕地被占等;利用光譜特征分析,根據不同成像,可以判斷不同植被的情況,如在農田上種植桉樹、果樹等;通過水華分析,可以對河流進行監測,如水葫蘆泛濫、污水排放等。
如今,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八尺江江面的水葫蘆早已不見蹤影。新蘭村以種植韭菜而出名,目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化、產業化。“看見八尺江恢復了原來清澈的水面,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大家心里這塊石頭終于放下啦,現在用水都十分放心!”黃雪蘭表示,村民非常感謝檢察機關和行政機關的協同治理,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環境,促進了韭菜種植產業的發展,助推了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