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發眾興集團始終堅持以科技引領產業創新,精準匹配水利資源,肩負民生與環境的雙重價值堅守,服務國家水務發展大局,賦能地方建設發展,努力打造全國知名綜合水務品牌。
日前,記者趕赴鄒平、萊蕪、無棣等探尋水發眾興旗下企業發展之路,構建順著水路找財路的發展格局,守護綠水青山、潤澤千家萬戶,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優水優價,水質越好水價越高
“我們與當地政府聯合創新,突破傳統水價收取模式,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實行優水優價,階梯水價,水質越好,水價越高,在全省為首例。”鄒平眾興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輝介紹。階梯水價作為成功的運營示例被環保廳在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
鄒平眾興水務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處理量為16萬噸/日,實際處理量達到14萬噸/日,是山東省縣級最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承擔老城區、城南新區、開發區及周邊五鎮辦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任務,排水經過小清河進入渤海。“近年來,我們實際出水指標COD小于35mg/L,氨氮小于1.5mg/L,優于一級A標準。階梯水價的實施,有利于鄒平市生態環境保護,有利于企業運營發展,有利于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劉輝坦言。
眾所周知,污水處理作為市政公益事業,多為微利保本運營。為了求生存、謀發展,鄒平眾興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在內部挖潛、提質增效、開源節流和技術創新轉化上下功夫,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技能降耗成效顯著、運營成本不斷降低,摸到了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降本增效的新“門道”,培育了企業發展新動能。
特別是,近年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該公司氧化溝工藝已無法滿足環保要求急需升級改造,按業內常用改造模式投資大、壓力也大。為此,該公司積極組織相關人員探討改造方案,通過對氧化溝工藝進行大量實驗和數據收集,結合業內多段多級A/O工藝、MBBR工藝等技術,最終確定了改造方案。與專家提供的改造方案相比,改造工期由一年縮短至3個月,節約改造費用1500余萬元。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質有了明顯提高,每年還可節約運行經費50余萬元。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提質增效的利器。該公司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截至目前,共獲得實用新型專利25項,正在審核過程中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2項。通過創建高新技術企業,在稅收優惠、研發經費扣除等方面均實現了新的突破。
日常運行中為確保污水處理質量,鄒平眾興公司一方面監控出水水質,另一方面加強進水水質監管,采取“專人24小時取樣驗樣”“一周留樣”“生化試驗”等聯動式取樣方式,全面了解入廠水質狀況,確保出水水質安全。他們完善城區污染源分布圖,科學布點取樣,外部設點20余處,每天每處12次常規取樣,特殊情況加密;廠內每天取驗樣84次,每兩小時進行一次生化實驗,實時監測進水水質;出水口每天取驗樣6次;對重點排污企業、特殊污染源進行重點區域、重點監控,建立并及時更新各主要排水企業的特征污染物信息庫,定期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現場取樣和檢測,實現對異常進水的排查、溯源及取證,及時鎖定污染源、有效杜絕水質隱患。
巧用雨洪資源,變廢為寶創高效
“近年來,為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滿足無棣縣魯北高新區各企業工業用水需求,我們通過引蓄地表水和雨洪水,增加了取水許可指標,滿足各用水企業的用水需求,增加了無棣縣域內可供水量。”無棣眾興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佐賢介紹。
無棣眾興水務設計日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主要向無棣縣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北海經濟開發區供水。目前日供水量8.5萬噸左右。2022年持續開展“6S”管理,鞏固管理提升成果。2022年供水管道未發生破損,漏損率控制在3%左右,并且漏損率逐年持續下降。日常注重對水泵的養護工作,確保長時間正常工作,2022年水廠水泵無大修情況,降低了維修成本。
近年來,隨著無棣縣經濟快速發展,無棣眾興水務工業供水量逐年增加,工業取水量已經超出許可水量。并且,隨著當地生產建設項目的產能不斷提高以及新建項目的增多,王山水庫供水范圍內需水量還將繼續增長,許可水量遠不能滿足供水區用水需求,因此急需新增水量滿足工業用水需求。
無源之水不可求,當地水資源困乏的現狀一直讓這一難題揮之不去。該公司另辟蹊徑實施了雨洪水資源引蓄工程,增加了取水許可指標,年引蓄地表水和雨洪水785.4萬立方米替代超引黃河水,既能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利用,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又滿足了各企業的用水需求,增加了無棣縣域內可供水量,同時保障了企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穩定供水市場,無棣眾興水務又把目光聚焦在提高服務質量上,用高質量的服務贏得用水企業認可和支持。每月按時統計水量,開具發票,并與用水企業做好溝通工作,加快賬款回收,2022年應收賬款回收率98%。同時,無棣眾興也在科技領域不斷探索,2022年11月份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成功,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及企業所得稅稅率優惠,共減免所得稅額300萬元左右,節約運營成本,創造經濟收益。
無棣眾興水務有限公司自正式運營以來,始終堅守初心,聚焦主業,為區域發展發揮國企擔當。2022年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極大肯定,榮獲無棣縣柳堡鎮2022年“經濟發展功勛企業”和“愛心企業”榮譽稱號。
建構區域水網,滋養魯中大地
“溝里水庫的治理改造應當是一個創舉,實現了巖溶、斷層地區的水庫安全運行,也取得的良好的經濟效益。” 山東嬴城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鵬介紹。地處萊蕪山區的溝里水庫庫區基巖上覆土層分布、滲透性不均勻,巖溶、斷層等在基巖中發育深度大,此前多次治理均未獲滿意成效,也始終不能獲得應有的效益。嬴城水務接手這個難題后,認真調研、多方論證,獨創庫底水平防滲結合庫岸防滲的形式,解決巖溶地質庫底滲漏,減少水庫運營管理安全隱患,讓這個水庫起死回生,發揮出應有的效益。
嬴城水務從大冶水庫取水,經新城水廠沉淀、消毒等凈化后,向口鎮及周邊鄉鎮提供生活用水,解決了萊蕪北片區老百姓用水難的問題。但原水費在水價構成中占比較大,經營成本居高不下。該公司查閱大量相關文件,研究原水費征收相關政策。2022年,贏城水務本著讓利于民的原則與供水水庫及其主管部門多次磋商、談判,經不懈努力,最終重新簽訂了大治水庫的取水合同,原水價格從0.3元/噸降至0.06元/噸,降幅高達80%,每年可降低成本100余萬元。
“眼光向外,刀刃向內”,嬴城水務放眼外部學習先進經驗,內練基本功降本增效。“過去向益客集團供水管線一直用電力驅動,經過細致調研發現,雖然管線有起有伏,但總體呈現兩頭低中間高趨勢,有可以改造的空間。”該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他們迅速行動,只花了幾千元就完成了向益客集團供水管線的“虹吸式改造”,實現了管道零電費供水,每年節約電費約35萬元,運維人員也從10余人減到“無人值守”,水到渠成實現了降本增效。
同時,嬴城水務還發揮自身人員、技術優勢闖出了創效新路徑。新城水廠水質檢測中心對內承擔水廠的日檢、月檢等檢測任務,對外承接萊蕪區農村供水檢測任務,每年平均出具檢測報告800余份,政府補貼也能及時足額到位;嬴城水務緊扣市場脈搏,調動全司資源,承接設計業務,當年增加設計項目營收200余萬元。5年來,該公司設計室已承接設計項目210余項,創收800余萬元,為主業發展保駕護航。
嬴城水務還積極推進區域水網建設發揮協同效應,提升運營效能、效益。經過多年的謀篇布局和積極爭取,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一起,已經實現了雪野水庫、大冶水庫、溝里水庫三庫連通,第四座水庫—公莊水庫也“近在咫尺”。實現四庫連通后,將極大提高區域供水保證率,降低供水成本。
順著水路尋財路,水發眾興公司積極踐行水發集團“提質增效”要求,聚焦主責主業、降本提質增效、打造供水品牌、技術創新能力和精益運營管理等,把創新增效落實落細融入每項工作,不斷探索提升企業運營和服務質量路徑,在投身地方水利水務、提供惠民服務中實現轉型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