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yk2w"></ul>
    <ul id="oyk2w"><tbody id="oyk2w"></tbody></ul>
  • <strike id="oyk2w"><s id="oyk2w"></s></strike>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上海市水務海洋科技大會暨科技委大會昨日召開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26  來源:上海水務海洋  瀏覽次數:391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海洋強國戰略,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引,貫徹落實水利部科技委大會精神,按照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要求,全面部署下一階段水務海洋科技創新工作,推動新征程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4月24日下午,上海市水務海洋科技大會暨科技委大會在楊樹浦水廠順利召開。

     

    上海市水務局局長、黨組書記、局科技委主任史家明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水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局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周建國作工作報告。會議由市水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劉曉濤主持,局領導趙明、金宏松、高昊旻出席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夏軍應邀出席會議并作主題學術報告,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謝文瀾到會指導并致辭,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局科技委副主任季倩倩出席會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夏軍應邀出席會議并作主題學術報告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謝文瀾到會指導并致辭

    會上觀看了《提升科技創新能級 促進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專題片,頒發了第三屆市水務海洋青年科技英才獎和2022年度市水務海洋科學技術獎,聘任了市水務局新一屆科技委委員。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代表、企業代表、青年科技英才代表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市水務副局長、黨組成員、局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周建國作工作報告

    會議回顧總結了近年來上海水務海洋科技發展成效。近年來,水務海洋行業緊緊圍繞科技興水“一條主線”,實現了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上的“雙豐收”,取得了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和智庫建設“三個突破”,全面覆蓋了水利、供水、排水、海洋“四大行業”和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科技創新賦能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一是突出系統謀劃,不斷完善科技發展頂層設計。組織制定了水務海洋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組織實施了智慧水務海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BIM應用三年行動計劃、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等,明確了水務海洋科技創新的目標任務和行動路徑。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著力研發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圍繞防汛防臺水安全保障,聚焦重大防汛基礎設施決策、智能防汛調度、排水提標耦合等關鍵技術,開展了30余項重點科研課題研究,不斷完善防汛關鍵技術體系,提升“四預”水平;圍繞優質供水水資源配置,聚焦水源地生態修復、取水安全、原水處理工藝、高品質飲用水供給等關鍵技術,重點依托國家水專項開展了20余項重點科研課題研究,有效保障超大城市供水系統安全,不斷提升供水品質;圍繞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聚焦平原感潮河網水環境改善、雨水泵站污染削減和污水溢流控制、初期雨水處理、污水污泥干化焚燒和灰渣資源化利用等關鍵技術,開展了40余項重點科研課題研究,推動水環境治理技術迭代升級;圍繞推動現代海洋城市建設,聚焦陸海統籌,開展了海域生物多樣性、海岸生態修復技術等課題研究,突破咸潮入侵預警預報關鍵技術瓶頸,建成長江河口敏感區預警平臺,通過開展海洋生態、海洋預報、海洋經濟統計分析和戰略研究等20余項重點科研課題研究,為推進現代海洋城市建設提供決策支持。

    三是加強融合創新,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標準供給。打造了淀浦河東閘、楊樹浦水廠、泰和污水廠等一批BIM應用示范樣板工程,開展了吳淞江工程新川沙河泵閘樞紐、南市水廠等數字孿生建設。發布了13項建設規范、21部地方標準及26項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持續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為行業標準,規范指導了水務海洋行業各項工作。

    四是打造創新平臺,持續加強科技創新管理服務。持續推進覆蓋全行業的“產學研用”一體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組建了勞模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了人才發展促進中心;開展了“科技英才”“拔尖人才”“城市之星”等選優評選活動;完成了2000多項技術評估工作,有力支撐水務海洋重大決策和重大工程建設。

    會議部署了下階段上海水務海洋科技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下階段,水務海洋行業將以全面落實《水務海洋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為抓手,緊緊圍繞科技創新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重點圍繞8個方面的重大技術問題,著力開展完善防洪潮安全保障、高品質飲用水保障、雨水排水系統提標、海洋災害防御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18個方向的技術攻關行動,不斷提升水務海洋科技支撐超大城市水系統治理的效能。

    一是實施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攻堅行動。針對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超大城市水安全風險日益突出等問題,聚焦完善防洪潮安全保障、區域除澇安全保障、雨水排水系統提標改造等3個方向關鍵技術,重點開展海塘隱患探測關鍵技術研究,以及排水系統調蓄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實現“四道防線”韌性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二是實施優質飲用水關鍵技術攻堅行動。針對本市優質水源時空分布不均特點以及對高品質飲用水供給的需求,聚焦供水保障、高品質飲用水、節水技術等3個方向關鍵技術,加強對長江中下游極端枯水預報預警與應急供水保障關鍵技術、飲用水水質風險識別與控制關鍵技術等研究,實現在供水水量保證的基礎上供水水質進一步提升。

    三是實施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關鍵技術攻堅行動。針對面源污染、底泥疏浚、泵站排水等引起的河道水質不穩定等突出問題,聚焦河湖水環境治理、污水及初雨調蓄設施建管、管道修復和維護、污水污泥資源化利用等4個方向關鍵技術,研究相應的污染防控關鍵技術,建立泵站放江污染控制成套技術體系,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全力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持續提升江河湖海水環境質量。

    四是實施陸海統籌和國家海洋戰略關鍵技術攻堅行動。聚焦海洋災害防御、海洋生態修復、海域資源保護利用、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等4個方向關鍵技術,研究陸海統籌背景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技術,以及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生態修復等領域的關鍵技術,重點開展橫沙淺灘固沙保灘工程等關鍵技術研究,保障長江口河勢穩定,支撐本市海洋綜合管理精細化、智慧化,助力現代海洋城市建設。

    五是實施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攻堅行動。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和兩網融合、重大工程建設等發展需求,開展數字化轉型新技術在水務海洋高效能治理場景中的創新應用,推進數字孿生、BIM及數字化、智能5G+AI、裝配式建造等4個方向關鍵技術研究,以水系統治理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水務海洋建設推進水務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六是實施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示范行動。重點加強水務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及維養標準體系研究,進一步加強幸福河湖評價標準、用水定額標準體系、雨水調蓄設施技術標準體系、海洋預報和警報規范標準體系等研究,切實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持續完善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引領示范作用。

    七是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進一步加強局科技委在重大技術問題決策咨詢,重大水務海洋科技問題研究和連接社會各界專家橋梁作用,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積極引導相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的科創主體作用,集聚創新資源、增強創新動力,為突破水務海洋重點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八是實施高素質人才培養行動。充分依托水務海洋重點科研項目,以高水平科研項目支撐高質量人才培育,以高質量人才培育推動高水平科技創新,培育壯大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高素質、高水平的水務海洋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推動形成“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充滿活力的新格局。

    史家明同志在講話中強調,譜寫新征程水務海洋科技發展新篇章,重點要做到“七個著力”:

    一要著力在加強領導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強黨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領導,局屬單位和各區水務局(海洋局)要切實扛起推進科技創新的重大責任,將科技創新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工作有人負責、任務有人落實、成果有人轉化。各單位、協會負責人要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做推進科技創新的帶頭人和行家里手。局科技委要發揮人才優勢,要為水務海洋重大決策做好技術保障。

    二要著力在科研項目管理上下實勁。要圍繞水務海洋中心工作,謀劃水務海洋科技攻關計劃項目,要與水務海洋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緊密結合。對跨領域跨部門的重大項目,要進一步整合各單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以及市相關委辦局的支持,聯合攻關。

    三要著力在成果推廣和轉化上樹典型。要加強成果轉化應用與技術標準的有機銜接,將成熟的、可推廣的技術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要推動優秀成果在工程建設與管理中應用,著力建設一批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良好,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典型項目。要積極引導企業、地方、社會資本和各類機構參與科技成果示范應用,加速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進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四要著力在標準管理上求突破。要兼顧現狀和今后一定時期新技術發展的需求,重點制定以社會效益為主、公益性強、行業急需的技術標準。要及時修訂水務標準體系表,不斷提高標準質量,做到質量與數量并重、數量服從質量。

    五要著力在科研平臺搭建上開新篇。要發揮好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水務海洋科技攻關、產業化研發、工程化應用方面的作用,構建行業產學研用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要瞄準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著力培育水系統韌性提升、水系統數字化轉型等工程技術中心。

    六要著力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出實招。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結合落實水務海洋人才發展“十四五”規劃,實施高層次人才助推工程、重點領域人才打造工程、創新型人才培育工程。要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特別是領軍人物,指導用人單位用好人才政策,讓優秀人才有榮譽、有地位、受尊重。

    七要著力在合作交流上見實效。要用好水利部等部際平臺,做好技術交流,擴大科技創新影響力。要組織科技人員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創新基地,著力在科技成果推廣、科技合作與交流、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雙贏成績。

    市水務局二級巡視員,局科技委委員代表,局機關各處室負責人,局屬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各區水務局(海洋局)負責人,城投水務集團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本市水務海洋協會、學會、基金會、人才中心等社會組織負責人,本市水務海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方水中心、臨港海洋高新基地負責人,第三屆市水務海洋青年科技英才獎以及2022 年度市水務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等參加會議。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一区|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2020|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91麻豆精品国产一级|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国产嫩草影院精品免费网址|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2017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任我爽橹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